夜读示两儿

男儿立志初,所贵乃孝弟。
读书启其蒙,岂为博金紫。
事君如事亲,忠臣必孝子。
治国如治家,循吏必悌弟。
尔曹中人姿,习俗易移徙。
日读圣贤书,自然识大体。
尔祖少食贫,笔耕贳薪米。
拔萃举明经,一毡为贫仕。
贤良擢令尹,循声著遐迩。
五十归道山,宦囊清若水。
汝父少失怙,孤立鲜依倚。
独木支大厦,恐坠箕裘美。
好学寡交游,一编惜寸晷。
平生重然诺,所为慎终始。
家贫食指繁,菽水无可恃。
饥来驱其行,负米长安市。
近迹依我翁,幕游恒自耻。
来岁试北闱,但愿鱼烧尾。
扬名即显亲,文章有知己。
嗟我出名阀,颇亦习诗礼。
结䙰归汝父,井臼躬料理。
大母发垂白,所乐在甘旨。
羹汤洗手调,终岁惧毁訾。
尔父昨来书,问尔近何似。
青镫旧有味,慎无惜稚齿。
嬉戏徒自弃,岁月去若驶。
何时方成人,慰我顾复喜。
未寒衣先裁,未饥食先俟。
典钗供修脯,和丸偕卧起。
枣梨莫攘夺,手目共指视。
新诗当座铭,高山试仰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读示两儿》是清代袁绶创作的一首四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袁绶,字少章,号青莲居士,是清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到仕途的转变,最终以隐退归田的晚年生活结束。在官场上他虽有一定的成就,但在政治生涯中也有过挫折和波折,这在他的诗文中得到了体现。

  2. 诗歌原文:男儿立志初,所贵乃孝弟。读书启其蒙,岂为博金紫。事君如事亲,忠臣必孝子。治国如治家,循吏必悌弟。尔曹中人姿,习俗易移徙。日读圣贤书,自然识大体。尔祖少食贫,笔耕贳薪米。拔萃举明经,一毡为贫仕。

  3. 诗句解析:诗的前四句“男儿立志初,所贵乃孝弟。读书启其蒙,岂为博金紫”表达了袁绶对于儿子们应具备的价值观的看法。他强调了孝顺和友爱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品质才是人的根本。接下来的诗句“事君如事亲,忠臣必孝子。治国如治家,循吏必悌弟”则进一步阐述了忠臣与孝子、治理国家与管理家庭之间的相似性。最后两句“尔曹中人姿,习俗易移徙。日读圣贤书,自然识大体”则是对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期望。同时,这也体现了他对孩子们能够适应社会变迁并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的信心。

  4. 诗歌赏析:此诗通过对古代儒家思想的引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美德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袁绶对子女的期望:不仅要有才华,更要有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教育理念,袁绶期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同时也能够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5. 文化背景: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袁绶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不仅展示了个人的道德观念,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通过这样的作品,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6. 艺术特点:袁绶的《夜读示两儿》在形式上属于四言诗,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体裁。四言诗每句四个字,音节整齐,节奏鲜明,便于吟诵和记忆。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引出深刻的人生道理,这种艺术手法在当时非常流行,具有很强的教育和启示意义。

《夜读示两儿》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凝聚着作者智慧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袁绶的个人哲学和人生观,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这首诗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无论是对于了解中国古典文学,还是对于学习如何为人处世,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迪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