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乘晓霜气,菜如人意浓。我作《野圃记》,渺焉想前踪。
结构改面势,平揖近远峰。独留山口光,纵此水际筇。
枯荷仍小桥,插棘展长墉。四边菊花水,一于此榻供。
所以山桃后,来必乘晚菘。
同慕堂笥河鱼门伯思饭裕轩野圃兼呈南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慕堂笥河鱼门伯思饭裕轩野圃兼呈南厓》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董其昌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同慕堂笥河,鱼门伯思饭。
裕轩野圃中,兼呈南厓看。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董其昌应南京礼部尚书陆元辅之邀,在江宁府署与诸名士一起作画。这时他已六十六岁,而所绘《仿倪瓒渔隐图》正是以自己“暮年”为题材,表达了自己对晚境的感慨。另一种说法是在万历三十九年(1612年)董其昌任浙江湖州知府期间,曾到杭州西湖游宴。当时,他与王穉钦、张元济、陆元辅等文人间交往甚密。一日,王稚钦请他们游览湖山胜景,并饮酒赋诗。董其昌和王稚钦同游湖上,登高望远,触景生情,便写了这首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