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 初夏

肠断花辰,心苏草甲,柔情不放人闲。又送春归,如何尚怯轻寒。落红飞絮看都尽,为绿阴、愁倚阑干。袅沉檀。一缕游丝,绕向帘间。
何须更写相思苦,倩回文云锦,小字冰纨。础润苔滋,泪痕拭也难干。庭前燕子双双舞,笑班姬、学制团栾。莫心酸。远岸江蓠,别院幽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初夏》是熊东遨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橘洲公园的美景和作者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词的内容:

  1.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熊东遨游览橘洲公园时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2. 词的原文
    露湿莺声,烟青柳色,渚园长夏清幽。
    廿四番风,昨宵暗渡汀洲。
    倾杯欲共芙蓉醉,奈芙蓉、不解离愁。
    漫侵怀,一抹衡云,一注湘流。

  3. 词的鉴赏

  • 艺术特色:《高阳台·初夏》采用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如“露湿莺声”和“烟青柳色”,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同时,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一抹衡云”和“一注湘流”,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
  • 情感表达:词中的“倾杯欲共芙蓉醉,奈芙蓉、不解离愁。”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而“漫侵怀,一抹衡云,一注湘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彷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又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通过对《高阳台·初夏》的深入解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词义和美学价值,还能够体会到作者在自然美与人生哲理之间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