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玉蝀观荷

澄波曲绕凤池通,万顷夫渠映日红。
绣幰尘催花外路,珠栏香浸水边风。
鱼游细浪纹初活,莺啭深林语渐融。
太华峰头莲十丈,霞标云锦总相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鳌玉蝀观荷》是清代诗人翁端恩的一首七言律诗,该作品以荷花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夏日荷花盛开的美丽画面。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与作者翁端恩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翁端恩字璇华,是常熟人,文端公女,文恭公女兄,归安国子监祭酒钱振伦继室。这样的出身和经历,使得翁端恩能够深入观察自然,并从中得到灵感,创作出《金鳌玉蝀观荷》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诗歌。

从文本内容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荷花的风姿。诗中“澄波曲绕凤池通,万顷夫渠映日红”两句,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荷花池的宁静与美丽;“绣幰尘催花外路,珠栏香浸水边风”则进一步描绘了花外景色和水中荷花随风摇曳的情景。此外,“鱼游细浪纹初活,莺啭深林语渐融”等句子,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从文学价值来看,《金鳌玉蝀观荷》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艺术表达。《金鳌玉蝀观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表达。因此,研究此诗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金鳌玉蝀观荷》作为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赏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获取生活的智慧和心灵的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