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夜宴盱江楼得白字

江城霁夕晖,层阁凌百尺。
冠盖会群公,对此秋月白。
岂敢耽欢娱,良时亦足惜。
下见江水深,澄涵一天碧。
细火通渔艇,连樯聚商舶。
潜鳞吹波澜,宿鹭依沙碛。
为政无烦苛,民物各自适。
冉冉江上枫,青青岭头柏。
愿将孤月轮,皎洁比心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六夜宴盱江楼得白字》是北宋文学家苏舜钦的作品。这首诗是苏舜钦在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十六日夜晚,在盱眙(今属江苏)的江楼之上举行的一次宴会上,为应和当时流行的“咏月”诗风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如下:

八月十七日,  
夜半月出时。  
好风送爽气,  
明月散光辉。  
酒酣仰天笑,  
歌罢敛华服。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宴会上饮酒作乐、欣赏明月的情景。其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苏舜钦的才华横溢,以及他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