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 见《小罗浮馆词别录》

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
销魂。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 · 见《小罗浮馆词别录》”是明代文学家陈子龙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明朝亡后,作者在吴门(江苏苏州)小罗浮馆与友人饯别,有感于国破家亡而作,抒写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全词如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魂消尽游尘里。
梦醒西窗独倚,画帘闲垂,正黄昏雨细,薄衣初试。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陈子龙(1608—1647),字人中,号华父、南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他与夏允彝、徐孚远、侯峒曾等人被称为“南都四公子”,他们倡导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要求文章“贵实情”、“务实在”。崇祯三年(1630年),陈子龙与夏允彝等起兵抗清,但不久失败;同年秋天,他与夏允彝等人先后被捕牺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