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嘉
沁园春 圆冰之中,似是疑非,端详欲惊。恁两眉恨锁,潜消蛾绿,双鬟愁拥,暗换鸦青。水剪瞳寒,花搏颊艳,昔日怜伊此日憎。伤憔悴,问今吾故我,谁驻真形。 晶莹枉自通灵。只难卜、团圞过一生。叹凭人幻象,随悲随喜,泥人痴坐,如醉如醒。帘卷春风,奁开秋月,独舞吟鸾感不胜。重磨拭,照瑕疵无愧,心共澄清。 注释: 1. 圆冰之中:比喻自己的处境或心境像冬天的冰一样,虽然表面看似完整,但内心却充满了疑惑和不确定。
高阳台 见《小罗浮馆词别录》 邀鹤云闲,款鸥梦冷,西风吹散朋簪。待不思量,又因芳讯浮沉。却怜几叶芭蕉雨,作凄凉、响和疏砧。一声声,那管人愁,滴碎秋心。 销魂。记取天涯别,怅河桥柳岸,隔浦春深。嚼蕊吹花,等闲妨了清吟。凭谁细唱潇潇曲,恁离情、强半难禁。证诗盟,剪烛何时,同话尘襟。 【注释】 1.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玉楼春”、“红叶题秋”。 2. 邀鹤:语出《庄子·逍遥游》:“适有神马,其状如虎
涌出莲花舌。蓦猜疑、九霄咳唾,霏成红雪。噙玉怀冰寒不沁,肝胆生来原热。是半世、胸头凝结。举目苍凉无处洒,看星星点点沾襟湿。还比较,泪痕赤。 罗浮飘渺寻仙踪,怨天公、未容化蝶,偏教磨折。冷雨敲窗魂又返,也似短檠明灭。只听取、傍人相惜。说道虚名今古累,甚呕心奇句邀人识。尘寰梦,转轮掣。 注释: 涌出莲花舌:指说话如莲蕊般芬芳。 蓦:突然。 九霄:高空。 咳唾:唾沫。 霏:同“霏”,细雨纷飞的样子。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其蕴含的情感、写作手法等。此题中“赏析”是要求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进行赏析。注意答题时先指出诗句的内容,再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最后指出使用的手法及作用。本题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内容上要注意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形式上要注意诗歌的韵律美,还要注意诗歌的结构。 “阑干万里心”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寒怯衣棱峭,眉嫌镜影浓。 - 注释:因为寒冷而感到衣物的棱角锋利(冷),眉毛因为镜子反射的光而显得浓密和不悦。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因疾病而体弱多病,身体感受之细微,以及内心的不安与不悦。通过“寒”与“眉嫌镜影”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病后对寒冷和镜中自己容貌的敏感反应。 2. 病馀落絮不禁风,为倩游丝宛转、罥飞红。 - 注释:病后身体虚弱,无法抵御微风中的柳絮飘散
【注释】 ①琅玕:一种树木。 ②翠袖:绿玉制成的衣袖。 ③珰(dāng):玉制的耳环。 ④湘阑:指湖南岳阳楼。 ⑤传觞:举杯互敬,代指聚会。 ⑥霞裳:彩霞所染的衣服。 ⑦水阁(ɡé):水中的楼台。 ⑧记:记得,这里指曾经。 【译文】 在花木环绕的深处,我拉着你的翠袖,摘下你耳上的明珠。早春时节,柳絮飘荡着像云一样,荷叶上露珠晶莹如玉,寒气逼人,让人感到冷意袭人。鸳鸯戏水,碧波荡漾,梦中安稳
诗句解释与翻译: 1. 记得钗分悲永别,经年砚匣尘封。而今重展泪花浓。伤心留断句,铃印未销红 注释:“钗分悲永别”指的是女子因离别而悲伤到极点,甚至将发钗折断以表达心中的哀愁。“经年砚匣尘封”形容时间的流逝使得存放在砚台里的书信或物品已经变得尘土覆盖。“而今重展泪花浓”表达了虽然时间已过,但旧物重见时依然能激起深切的悲伤和泪水。"伤心留断句,铃印未销红"描绘了留下断续的句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最后还要将所赏析的句子和诗歌主题联系起来作答。 “采桑子”:词牌名。此词以惜春为题,抒发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首句“惜春春去留难住”,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去了,可是春天却难以留住,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愁里年华”一句,是说由于忧愁而让青春消逝。“病中韶华”一句
念奴娇 轻寒轻暖,又溟蒙、作弄酿花天气。别有幽怀非中酒,可奈困人如醉。一缕情柔,三生梦浅,不问年华逝。春光何限,等闲都付流水。 应惜燕妒莺嗔,啄残红蕙,护少金铃系。参到禅机原是幻,那管风凄雨细。絮已沾泥,丝偏织茧,难断悲凉意。绵绵长恨,问天天也知未? 注释: 1. 轻寒轻暖:指春天气候多变,时而温暖,时而寒冷。 2. 溟蒙:模糊不清。 3. 幽怀:内心深处的感情或思绪。 4. 不问年华逝
【注释】 ①唐多令: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②惯送:习惯于送。 ③荒滩:荒凉的沙滩。 ④沙鸥:水边栖息的海鸟,也比喻孤苦无依的人。 ⑤浑似:全像。柳绵:柳絮。 ⑥年华:年月。 ⑦叹:感叹。 ⑧担尽:担负尽。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秋在建康(今南京)所作。 上片写景抒情。开头二句“惯送往来舟”点明地点和时间。“风生瑟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