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万里心
【解析】 此诗题下注释:“《秋波媚·阑干万里心》是作者在汴京为秦观赋词时作”。这首词写闺情,以“远游”代指对恋人的思念。 第一句“阑干万里心”,即“心系万里之阑干”。“阑干”指栏杆,此处泛指高楼、高楼上所挂的帘子。“万里心”指“千里之外”的心思。这句说:我心系千里之外的你。“万里”点出距离之远,“千里之外”则表明爱情的专一性。“阑干”是楼栏,也是楼中人的心情与目光所在。这一句写女子站在楼栏边远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和自己的感悟进行赏析。“阑干万里心春雨忆别”意思是:阑干曲折环绕,万里长空,春风吹过,我思念离别之情如同春雨绵绵。“卐字小阑环曲折”意思是:小阑干曲折环绕,如卐字形状。“恰似我、寸肠千结。乱愁丝和雨丝丝,尽付与、莺梭织。”意思是:就像我的心中充满了千万种感情,就像那千丝万缕般纠结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词写雨后赏荷。 上阕,写雨后的景色。"阑干万里”,写词人登上高楼眺望,只见万里之外的江山,在秋雨中变得一片萧瑟。“心听秋阁坐雨”,是说词人在秋风的吹拂下,坐在高高的阁楼里,聆听着秋雨声,内心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接着,词人写到荷花。荷花在雨后开放,与秋天的景色相得益彰。“新凉可喜”,是说在这样的天气里欣赏荷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下阕,写词人赏荷的情景。“藕花都向晚凉开”
【注释】 阑干(栏杆):这里指栏杆上,泛指高处。脉脉:含情脉脉,含思之情。懒上楼:懒于登高远望。 纤纤:柔软而纤细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女子体态柔美。凉月:指秋夜的月光,清冷而皎洁。钩:弯曲的样子,此处形容月亮如钩。 蒙蒙:形容雨雾迷蒙的景象。往事:往昔的事情或回忆。怕回头:不愿去回想往事。 梦无由:没有机会去做梦,即不能成眠,睡不着觉。拼得:不惜、甘愿的意思。红灯:红色灯光,常用来象征喜庆、欢聚等
【注释】 阑干:栏杆。万里心山居:“万里”形容远,“山居”指远离尘嚣的隐士生活。 翠抹烟:青翠欲滴,烟雾缭绕。点明季节特征。 移家相傍水云边:搬家后靠近水和云的地方。移家,搬家。 半是闲人半是仙:一半像闲人一样悠然自得,一半像仙人一样超凡脱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小令。词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己隐居山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整首词语言流畅、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其蕴含的情感、写作手法等。此题中“赏析”是要求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进行赏析。注意答题时先指出诗句的内容,再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最后指出使用的手法及作用。本题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内容上要注意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形式上要注意诗歌的韵律美,还要注意诗歌的结构。 “阑干万里心”
【注释】: 阑干万里心:阑干,栏杆;万里,极言距离之远。阑干,即栏杆。 横江高槛上帘钩:横江指横卧长江之上的高楼。槛,指楼中临江的栏杆。上帘钩,是指楼上的帘子被卷起来。 倚遍城西香草楼:倚遍,意思是多次登临、眺望。香草楼,指一种楼名。 画出天涯无限愁:画出,形容景色如画;天涯,指远方或极远的地方。无限愁,指心中无尽的忧愁。 片帆收:片帆,指一片船帆;收,收起。 卷尽瞿塘滟滪秋:滟滪
诗句:阑干万里心,见郭麔《灵芬馆诗话》 译文:春天的山峦平远,不宜秋天。新月弯环只似钩。告诉你萧郎莫浪游。 注释:本诗是清代诗人范玉创作的一首词。诗人通过对春山、新月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萧郎的忠告之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感慨。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赏析:范玉(约公元1766年—约公元1823年),字东山,一字静存,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出身仕宦之家
【注释】 阑干(lán gān):栏杆。万里心:一腔心事,指深重的思念之情。吹箫载酒:指吹着洞箫,载着美酒,尽情游赏。倚楼:靠在楼上。曾:曾经。憔悴:形容人瘦损枯槁的样子。天涯:这里指远离家乡或远地。字字愁:每个词都写满愁思。 【译文】 栏杆外,千里之外的故乡,我怀着沉重的心事,吹着洞箫载着美酒畅游。曾经倚靠在江南苏小小居住的楼阁上。如今憔悴了容颜,漂泊在天涯之外,没有自由。 只怕凝望着远方
蒙蒙丝柳不藏秋。 隐隐疏帘半上钩。 见说年年爱远游。 一重楼。 两点眉山相对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