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寒料峭雨连纤。一缕春愁似水添。瘦到腰围亦自嫌。
意恹恹。满院飞花不卷帘。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其蕴含的情感、写作手法等。此题中“赏析”是要求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和形式特点进行赏析。注意答题时先指出诗句的内容,再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最后指出使用的手法及作用。本题要求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内容上要注意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形式上要注意诗歌的韵律美,还要注意诗歌的结构。

“阑干万里心”,诗人以“阑干”起句,点出自己身处异地而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万里”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心”字点明所思之人,又照应题目中的“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轻寒料峭雨连纤。”两句写景,渲染了一种凄清冷瑟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内心感受。“轻寒”和“料峭”都形容天气,“细雨连纤”,则表现雨势之细密,更增添了一种凄清冷瑟的气氛。

“一缕春愁似水添。”“春愁”即游子之愁,诗人借春愁来抒写自己的思乡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满怀着一腔离愁别恨,如同被细雨淋湿的丝一样,更加深了一层。“春愁”一词,将离愁别恨与春天联系起来,既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又突出离愁别恨的浓烈情感。

“瘦到腰围亦自嫌。”颈联两句直述其人。诗人说自己瘦弱得连腰带也嫌紧了,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是他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真情流露,所以用“亦自嫌”来加以衬托,更能突出诗人内心的感情。

“意恹恹。”诗人在颈联的基础上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情。“意恹恹”是诗人用“恹恹”这个叠词来形容自己因思乡而感到惆怅无聊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

“满院飞花不卷帘。”尾联写景抒情,通过落花未卷帘来暗示诗人的思乡之情。这句诗是化用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的写法。“飞花”指柳絮,喻指飘零的身世。“卷帘”则是诗人的一种动作描写,也是他的一种心理活动,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之情。

【答案】

示例:

阑干万里心

轻寒料峭雨连纤。一缕春愁似水添。瘦到腰围亦自嫌。

意恹恹。满院飞花不卷帘。

译文:

我独自登高望远,眺望着远方。天气寒冷,细雨纷纷洒落下来,柳絮飞舞。我满怀着离愁别恨,如同被细雨淋湿的丝一样,更加深了一层。我的身材瘦弱到连腰带也嫌紧了,心情烦闷,满院子里落花纷纷飘落,我却无心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羁旅怀人的诗。全诗紧扣题目中的“远”,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展开。开头一句,就点出自己身处异地而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万里”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心”字点明所思之人,又照应题目中的“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写景,渲染了一种凄清冷瑟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孤独凄凉的内心感受。“轻寒”和“料峭”都形容天气,“细雨连纤”,则表现雨势之细密,更增添了一种凄清冷瑟的气氛。

第三句,用“春愁”一词,将离愁别恨与春天联系起来,既写出了春天的特点,又突出离愁别恨的浓烈情感。

第四句,颈联两句直述其人。诗人说自己瘦弱得连腰带也嫌紧了,这是夸张的说法。但这正是他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真情流露,所以用“亦自嫌”来加以衬托,更能突出诗人内心的感情。

五、六句是尾联写景抒情,通过落花未卷帘来暗示诗人的思乡之情。这句诗是化用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写法。“飞花”指柳絮,喻指飘零的身世。“卷帘”则是诗人的一种动作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