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圣朝 · 影

绣床初放剪刀寒。带围宽。笔尖呵冻寄书难。且盘桓。
推窗又见蜡梅残。镜中看。下阶不耐朔风酸。叶声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圣朝 · 影》是南宋词人陆求可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冬日闺房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陆求可:南宋词人,字咸一,号密庵,江南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陆求可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及第,后官至刑部郎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词作中。
  1. 作品原文
  • 《贺圣朝 · 影》:绣床初放剪刀寒。带围宽。笔尖呵冻寄书难。且盘桓。推窗又见蜡梅残。镜中看。下阶不耐朔风酸。叶声干。
  • 《贺圣朝 · 柬李蒲汀约饮碧山楼》:东邻学士正青春。脱风尘。碧山终日坐朝昏。足闲身。秋风吹散西山雨,月华新。葡萄架底醉醺醺。共何人。
  1. 词作赏析
  • 主题思想:《贺圣朝 · 影》以冬日闺房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闺中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家庭温暖的向往,也反映了古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情感状态。
  • 艺术手法:《贺圣朝 · 影》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白雪梨花红粉桃”,“风过小池轻浪起”,以及“千金莫惜买香醪”等,这些生动的描述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来看,陆求可的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宋代词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如对家庭温暖、个人情感的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赏。这些元素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启示意义。
  1. 历史背景分析
  • 时代背景:陆求可是南宋时期的词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求可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 地域特色:陆求可的家乡位于江南,这里的山水景色优美,文化氛围浓厚,这些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江南水乡的细腻与柔情,在陆求可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 词作比较与鉴赏
  • 与欧阳修的对比:《贺圣朝 · 影》与欧阳修的《贺圣朝》在主题和风格上有所相似,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两者都是北宋时期词坛的代表作品,但各有千秋,各自展现出了不同的美学特色和情感深度。
  • 与其他词作的区别:虽然《贺圣朝 · 影》在内容上与其他宋词作品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闺中女子心理活动的真实刻画,以及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增强情感表达的艺术手法。这使得《贺圣朝 · 影》在同类作品中显得尤为突出。

《贺圣朝 · 影》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更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具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其深入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