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引·和东山

隔水星繁,丛蔓露瀼,江上天阔。嫠蟾永夕窥人,可惜木樨难折。阑干倚遍,未信鸟道巉岩,峨嵋还有春前雪。谁唱白铜鞮,杂芦笙音节。
风发。去波萍梗,残醉壶觞,梦中催别。鼓打回帆,杜宇千山啼绝。觉来依旧,对影惹起相思,同心合子双丝结。盼到陌花开,已明年三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州引·和东山》是近现代著名词人汪东的一首作品。该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怀念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石州引·和东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部分,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石州引·和东山》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是理解这首词的关键。汪东是一位在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贡献,还参与了政治活动,如加入同盟会等。作为一位有深厚政治和学术背景的文人,汪东的诗词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个人情感。

《石州引·和东山》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诗中的“碧水浮鸥,江上送人”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景象,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着天边渐渐远去的身影。这种景象不仅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气氛,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不舍与牵挂。此外,“嫠蟾永夕窥人”,则利用月亮来增强诗句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深人静时的那份孤独与寂寞。

《石州引·和东山》在情感表达上也极具特色。诗中提到的“殊方暖候”,意味着远方的气候温暖,但却难以抵挡时光的流逝,使得“最怕苒苒饧箫,飞花萦鬓都成雪”。这里的描述不仅传达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寒冷,也反映了离别之痛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冰冷感。

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可以发现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回忆和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汪东在词中提到的诸如“白铜鞮”等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些词汇和典故为这首词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厚度。同时,通过对传统元素的重新诠释,汪东展示了自己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石州引·和东山》是一首充满情感且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词作。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更是承载着作者个人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的作品。对于热爱古典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人来说,这首词不仅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更是一次深入的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