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党籍碑

国运士气相终始,衣冠流祸何时已。事由我辈半激成,调停未罢绍述起。
当时特标乱政臣,丰碑矗立端礼门。子孙禁锢身系累,岭南万里犹君恩。
司空门下臣京记,夷列罪状分次第。某也首恶某附丽,前书具官后姓字。
颁之天下垂万世,天下万世不可欺。恩仇反覆竞一时,小人自为门户计。
好恶谁能移是非,石虽可毁名不灭。千载凛然见高节,史家记载未能详。
赖有此碑上论列,庆历之世已萌芽。中间蜀洛更纷拿,包荒无力伏莽发。
一时互指为奸邪,剥削隐然在元气。放逐殛流日多事,祖宗培植几百年。
可怜一网无遗类,消长从兹治乱分,官家别用一番人。
君不见厚陵松柏寒食路,社饭明年思老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祐党籍碑》是北宋时期的一部重要石刻文献,现存有两块。以下是对这块石刻的详细介绍:

  1. 历史背景与命名:《元祐党籍碑》是在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初刻的,后因各种原因多次被毁或重建。该碑因涉及政治斗争而产生,当时蔡京专权,将元祐、元符间的司马光、文彦博等人列为奸党。这一事件直接关联到当时的政局变动和权力斗争,因此《元祐党籍碑》也成为了研究当时社会和政治状况的重要文献。
  2. 艺术价值与意义:在艺术价值方面,《元祐党籍碑》作为宋代摩崖石刻,其书法风格体现了北宋时期的书法艺术水平。特别是正书《元祐党籍碑》,以其严谨的结构、流畅的线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对象。
  3. 文化传承与保护:《元祐党籍碑》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历史的政治文献,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对于这样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物的保护尤为重要,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措施来保存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元祐党籍碑》不仅是一块重要的文献资料,也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通过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人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还能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读者,不妨亲自参观这些珍贵的石刻,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