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上啼杜鹃,耕父已见清泠渊。
宫中尧舜不可作,厚陵社饭悲年年。
二惇二蔡秉国轴,同文馆狱纷钩连。
衣冠相望走岭表,一网尽矣嗟群贤。
司空手籍元祐党,大书深刻相磨镌。
彗星下扫文德殿,毁碑夜半何喧阗。
攸攸狒狒一儿戏,可惜宋社成南迁。
潭州死骨尚有臭,党人名字光中天。
西南荒徼八桂郡,此碑千载人争传。
上云垂戒万万世,其词何异诛共欢。
从来青蝇乱白黑,三代遗直今如弦。
小人勿用易所戒,崇宁偾辙无忘旃。
天津桥上啼杜鹃,耕父已见清泠渊。
宫中尧舜不可作,厚陵社饭悲年年。
二惇二蔡秉国轴,同文馆狱纷钩连。
衣冠相望走岭表,一网尽矣嗟群贤。
司空手籍元祐党,大书深刻相磨镌。
彗星下扫文德殿,毁碑夜半何喧阗。
攸攸狒狒一儿戏,可惜宋社成南迁。
潭州死骨尚有臭,党人名字光中天。
西南荒徼八桂郡,此碑千载人争传。
上云垂戒万万世,其词何异诛共欢。
从来青蝇乱白黑,三代遗直今如弦。
小人勿用易所戒,崇宁偾辙无忘旃。
【注释】
天津桥:位于汴京城西,横跨汴河南北。
耕父:耕田的人。
清冷渊:地名,在河北永定县东南,即滹沱河源头。
尧舜:传说中的两位古代圣王,这里指宋徽宗、宋钦宗。
厚陵:宋徽宗的陵墓,又称永阜陵。
二惇二蔡:指蔡京(字元甫)、王安礼(字子安)和赵挺之(字子昂)。
秉国轴:把持国政,主持朝政的意思。
同文馆:北宋官署名,掌管制书、史事、法律等事。
衣冠: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衣服,也指有地位的人。
走岭表:指逃到南方。
万载:一千年。
垂戒:垂示警诫,警戒。
青蝇:比喻奸佞之徒或谗言诽谤者。
遗直:指遗留下来正直不阿的品质或言行。
小人:指小人君子的“小人”。
易:改变。
崇宁:北宋哲宗年号,公元1102年至1106年。
偾辙:翻车,引申为失误、失败。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诗人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至黄州时所写的一首七绝诗。全诗借咏《元祐党籍碑》来抒发自己的政治见解,表达了对当时朝政黑暗、小人当道的强烈不满和深深的忧虑之情。
第一句“天津桥上啼杜鹃”描写了作者在津口看到啼叫的杜宇鸟的场景,象征着朝廷的腐败与混乱。
第二句“耕父已见清泠渊”则通过农夫见到清流的故事,暗喻了国家的清明和繁荣。
第三、四句“宫中尧舜不可作,厚陵社饭悲年年”指出,即使皇帝像尧、舜一样圣明,也不能使国家太平,只能增加百姓的悲哀。
第五、六句“二惇二蔡秉国轴,同文馆狱纷钩连”则揭露了蔡京、王安礼等奸臣把持政权,陷害忠良,导致朝政混乱不堪。
第七、八句“衣冠相望走岭表,一网尽矣嗟群贤”描绘了朝中大臣们纷纷离开京城,逃亡到南方的景象,暗示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九、十句“司空手籍元祐党,大书深刻相磨镌”指的是元祐党的名单被刻在石碑上,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但这份名单却成了对元祐党人的惩罚和羞辱。
第十一、十二句“彗星下扫文德殿,毁碑夜半何喧阗”则描述了元祐党籍碑被毁坏的情景,以及人们对此事件的议论纷纷。
第十三、十四句“攸攸狒狒一儿戏,可惜宋社成南迁”讽刺了当时的朝廷如同一群嬉戏的孩子,将宋朝社稷推向了南方。
第十五、十六句“潭州死骨尚有臭,党人名字光中天”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死去的忠臣们的哀悼,他们的名字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但他们的精神却在天空中照耀着。
最后两句“西南荒徼八桂郡,此碑千载人争传”,则是说这块碑石流传千古,成为后人的传诵之作。而它的出现,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
整首诗通过对元祐党籍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政黑暗、小人当道的深深忧虑和不满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