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历三峡桥,更访玉渊水。
水流大壑中,路转层松里。
片石横百仞,其右平如砥。
九十九飞瀑,一门争万轨。
岝崿直要冲,跳荡不得止。
雪浪如车轮,凸凹忽奔驶。
激射为深潭,神物潜尺咫。
夜黑风雨来,鳣鲔皆避徙。
久立凛毛发,薄云漏余晷。
西眺石人峰,梵呗空中起。

玉渊潭

已历三峡桥,更访玉渊水。

水流大壑中,路转层松里。

片石横百仞,其右平如砥。

九十九飞瀑,一门争万轨。

岝崿直要冲,跳荡不得止。

雪浪如车轮,凸凹忽奔驶。

激射为深潭,神物潜尺咫。

夜黑风雨来,鳣鲔皆避徙。

久立凛毛发,薄云漏余晷。

西眺石人峰,梵呗空中起。

注释:

  • 已历三峡桥:已经走过了三座峡谷中的桥梁。
  • 更访玉渊水:再次探访玉渊水。
  • 水流大壑中:水流在深深的山谷中。
  • 路转层松里:道路转向层层松树的深处。
  • 片石横百仞:一块石头横卧在百米高的地方。
  • 其右平如砥:它的右侧平坦如同磨刀石。
  • 九十九飞瀑,一门争万轨:有九十九条瀑布,每一条都有一万条道路争先恐后地流向它。
  • 岝崿(fù ěr)直要冲:陡峭的山岭直通要害。
  • 跳荡不得止:跳跃奔腾,却无处停止。
  • 雪浪如车轮,凸凹忽奔驶:雪白的波浪像圆滚滚的大车一样,凹凸起伏,突然向前奔跑。
  • 激射为深潭,神物潜尺咫:激起的水花形成深潭,神奇的事物隐藏在咫尺之间。
  • 夜黑风雨来:夜色漆黑,风雨交加。
  • 鳣鲔(zàn wěi)皆避徙:鳣鱼和鲔鱼都躲避着迁徙。
  • 久立凛毛发:长时间站着,毛发都竖起来了。
  • 薄云漏余晷(guǐ):薄薄的云层漏掉了剩余的日光。
  • 西眺石人峰:向西远眺石人峰。
  • 梵呗(bì)空中起:佛声在空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面。首句“已历三峡桥”表明诗人已经经过三峡的险峻桥,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坚定。接下来的诗句详细描绘了玉渊水的美景,从水流的大壑到层松,再到飞瀑的壮观,最后是雪浪的冲击和激射形成的深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中还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象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例如,“岝崿直要冲”,用来形容山岭直插要害之地;“雪浪如车轮”,用车轮的形象来形容雪浪滚动的速度和力量。这些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情感表达,通过描述风雨来临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惜。同时,也通过长时间的站立和薄云漏光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