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岳研山不可见,人间空说《研山图》。
研山之图亦遭毁,云烟过眼徒嗟吁。
宣和艮岳已尘劫,矧乃片石轻锱铢。
永嘉流落几百载,昭陵玉匣今亦无。
讵知神物有呵护,星芒夜陨三天都。
太平宰相盛文物,宝此何啻千璠玙。
古藤书屋花未放,主人爱客招吾徒。
眼中突兀忽见此,乍疑几席罗衡巫。
壶中九华那足拟,仇池枉用夸髯苏。
三茅地肺互钩带,二华云气相萦纡。
蛟龙屈蟠待雷雨,仙灵仿佛回骈车。
华盖一峰独秀拔,宛插玉笏翘犀株。
翠蛮玉笋左右列,脽尻股脚相欹扶。
上洞下洞閟曲折,潜通小有涵空虚。
龙池幽窈验雨候,颇疑中有骊龙珠。
峰独者蜀属者峄,上泉有埒下有澞。
坐客摩挲三叹息,苍然古色生眉须。
海岳之庵书画舫,几伴此老浮江湖。
巧偷豪夺历千劫,阅尽春秋如蟪蛄。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米海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研山图》的感慨和怀念。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句:“米海岳研山歌为朱竹垞翰林赋”
- 注释:这里提到“研山”是指研磨山的画作或诗歌。而“朱竹垞”指的是朱彝尊,他的官职是翰林。这里的“翰林”是明朝的官名,相当于现代国家的院士或者高级研究员。
- 赏析:诗人通过“海岳研山歌”来表明其创作的热情和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自赞。
第二句:“海岳研山不可见,人间空说《研山图》。”
- 注释:虽然诗人努力地研磨山的图景,但最终无法实现,只能留在心中想象。
- 赏析:《研山图》在这里象征着一种理想的艺术追求,诗人通过这一表达,传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三句:“研山之图亦遭毁,云烟过眼徒嗟吁。”
- 注释:由于种种原因,这幅《研山图》被毁,如同眼前的云烟一般转瞬即逝。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力感和悲哀之情。
第四句:“宣和艮岳已尘劫,矧乃片石轻锱铢。”
- 注释:“宣和艮岳”是宋徽宗时期的一座皇家园林,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
- 赏析:诗人以“片石”比喻《研山图》,暗示其价值虽微,但却值得珍视,就像即使是微小如“片石”的物体,也值得人们去保护一样。
第五句:“永嘉流落几百载,昭陵玉匣今亦无。”
- 注释:永嘉是指晋朝的王羲之,他的儿子王献之在东晋时期曾流落于永嘉。此处暗指《研山图》曾经存在于某个地方,但现在已经失传了。
- 赏析: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和地点,诗人强调了这幅图的古老和珍贵。
第六句:“讵知神物有呵护,星芒夜陨三天都。”
- 注释:“神物”指代《研山图》,“星芒夜陨”形容其璀璨夺目。
- 赏析:这里表达了对《研山图》的神奇保护与爱护,即使它像星辰般在夜空中闪耀,也得到了天的保护。
第七到第十句:“太平宰相盛文物,宝此何啻千璠玙。”
- 注释:“太平宰相”指的是盛世中的宰相,他们负责维护国家的文化繁荣。
- 赏析:这里描绘了盛世之中的宰相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将《研山图》比作珍宝,表达了对其价值的极高评价。
第十一到第十四句:“古藤书屋花未放,主人爱客招吾徒。”
- 注释:古藤书屋是一个文人雅集之地,这里的花卉还未盛开,诗人在这里接待客人。
- 赏析:描述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体现了诗人与知己朋友之间的友谊与交流。
第十五到第十八句:“眼中突兀忽见此,乍疑几席罗衡巫。”
- 注释:突然间,一幅《研山图》出现在诗人的视野中,使他感到惊奇。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突如其来的惊喜和惊讶之情。
第十九到第二十一句:“壶中九华那足拟,仇池枉用夸髯苏。”
- 注释:“壶中九华”指庐山的九华山,传说中有仙人居住。“仇池”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是借用来形容《研山图》的壮丽。
- 赏析:通过对比《研山图》与实际的九华山或仇池,表达了对《研山图》之美的赞叹。
第二十二到第二十三句:“三茅地肺互钩带,二华云气相萦纡。”
- 注释:三茅山是道教的著名山峰,地肺则可能是指地脉。“互钩带”和“二华云气”都是描述自然景观的词汇。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和谐。
第二十四到第二十五句:“蛟龙屈蟠待雷雨,仙灵仿佛回骈车。”
- 注释:蛟龙在等待雷雨的到来,仙灵仿佛是在引导车子。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第二十六到第三十一句:“华盖一峰独秀拔,宛插玉笏翘犀株。”
- 注释:华盖峰是一座独立于群峰之上的山峰,其形状宛如插入地面的玉笏(一种权杖)和翘起的犀牛角。
- 赏析:通过对华盖峰的形象化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第二十七到第三十三句:“翠蛮玉笋左右列,脽尻股脚相欹扶。”
- 注释:翠蛮玉笋指的是山峰上的树木,它们的排列形成了一种优美的阵列。脽尻股脚则是指山峰的侧面形态。
- 赏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自然风貌,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
第三十四到第三十五句:“上洞下洞閟曲折,潜通小有涵空虚。”
- 注释:上洞和下洞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幽深曲折的通道。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对山中洞穴的神秘探索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十六到第四十一句:“龙池幽窈验雨候,颇疑中有骊龙珠。”
- 注释:龙池位于山间,它的幽深之处能够预示天气的变化。
- 赏析:通过描绘龙池及其与天气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第四十二到第四十五句:“峰独者蜀属者峄,上泉有埒下有澞。”
- 注释:这里的峰独指的是独立的山峰,蜀属指的是隶属于蜀地的山峰。
- 赏析:这两句描述了不同山峰的特点,表达了对自然地理的观察和认知。
第四十六到第四十七句:“坐客摩挲三叹息,苍然古色生眉须。”
- 注释:坐在山顶的客人抚摸着山峰,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 赏析:通过描写游客的情感反应,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动和共鸣。
最后一句:“海岳之庵书画舫,几伴此老浮江湖。”
- 注释: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居住在海上的寺庙里,与《研山图》相伴度过一生。
- 赏析:诗人以“此老”自称,表示自己与《研山图》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研山图》的描述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