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丞相儒家流,七十射策猎封侯。
布衾脱粟不可见,尚有一镜争千秋。
铭一十字大及尺,过眼如窥汉月魄。
铁钮翠环薤篆疏,铜花碧绣菱纹蚀。
当年东阁夸宏开,恶宾故人纷遝来。
清光能洞汲黯直,朗鉴偏失江都才。
招贤馆静空明发,尽道晶辉映毫发。
可怜日日照衣冠,不照轮台战死骨。
茂陵金碗秋未槁,牧豕旧容镜中老。
荒凉片月弃不收,残字空传元朔造。
汉平津侯镜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汉平津侯镜歌》是清代陈棨仁的作品。该作品通过描述公孙丞相的儒雅形象,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与现实深刻的理解。以下将详细介绍《汉平津侯镜歌》:
作者简介:陈棨仁,字戟门,号铁香,晋江人。同治甲戌进士,官刑部主事。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诗中通过对公孙丞相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原文:公孙丞相儒家流,七十射策猎封侯。布衾脱粟不可见,尚有一镜争千秋。铭一十字大及尺,过眼如窥汉月魄。铁钮翠环薤篆疏,铜花碧绣菱纹蚀。当年东阁夸宏开,恶宾故人纷遝来。清光能洞汲黯直,朗鉴偏失江都才。招贤馆静空明发,尽道晶辉映毫发。可怜日日照衣冠,不照轮台战死骨。茂陵金碗秋未槁,牧豕旧容镜中老。荒凉片月弃不收,残字空传元朔造。
诗歌赏析:《汉平津侯镜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诗人通过对公孙丞相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一镜争千秋”一句,生动地表达了公孙丞相的智慧与品格,使其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而非仅仅是历史的旁观者。
诗歌影响:《汉平津侯镜歌》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激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陈棨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使得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汉平津侯镜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公孙丞相崇敬之情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