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棨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汉武梁祠画像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公孙丞相儒家流,七十射策猎封侯。」 注释:这里的“公孙丞相”是指西汉时期的公孙弘,他以儒家学者的身份辅佐汉武帝,官至丞相。他一生七十岁仍参加射策考试,并被封为侯爵。这两句诗赞美了公孙弘的才华和成就。 2. 「布衾脱粟不可见,尚有一镜争千秋。」 注释:尽管生活简朴,但公孙弘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公孙丞相儒家流,七十射策猎封侯。 布衾脱粟不可见,尚有一镜争千秋。 铭一十字大及尺,过眼如窥汉月魄。 铁钮翠环薤篆疏,铜花碧绣菱纹蚀。 当年东阁夸宏开,恶宾故人纷遝来。 清光能洞汲黯直,朗鉴偏失江都才。 招贤馆静空明发,尽道晶辉映毫发。 可怜日日照衣冠,不照轮台战死骨。 茂陵金碗秋未槁,牧豕旧容镜中老。 荒凉片月弃不收,残字空传元朔造
陈棨仁是清代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卓有建树的学者兼诗人。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在闽南诗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他的《藤花吟馆诗录》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独树一帜,还对近代福建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棨仁,字铁香,又号戟门,出生于清朝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晋江县永宁卫观音亭霞源村。道光末叶时期,海氛不靖,他的父亲携眷移居郡城象峰巷,而陈棨仁也在此时开始展现出其天资聪颖和神童之誉
陈棨仁是清代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卓有建树的学者兼诗人。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是一位在闽南诗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他的《藤花吟馆诗录》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独树一帜,还对近代福建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棨仁,字铁香,又号戟门,出生于清朝咸丰、同治、光绪年间的晋江县永宁卫观音亭霞源村。道光末叶时期,海氛不靖,他的父亲携眷移居郡城象峰巷,而陈棨仁也在此时开始展现出其天资聪颖和神童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