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丞相儒家流,七十射策猎封侯。
布衾脱粟不可见,尚有一镜争千秋。
铭一十字大及尺,过眼如窥汉月魄。
铁钮翠环薤篆疏,铜花碧绣菱纹蚀。
当年东阁夸宏开,恶宾故人纷遝来。
清光能洞汲黯直,朗鉴偏失江都才。
招贤馆静空明发,尽道晶辉映毫发。
可怜日日照衣冠,不照轮台战死骨。
茂陵金碗秋未槁,牧豕旧容镜中老。
荒凉片月弃不收,残字空传元朔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汉武梁祠画像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公孙丞相儒家流,七十射策猎封侯。」
    注释:这里的“公孙丞相”是指西汉时期的公孙弘,他以儒家学者的身份辅佐汉武帝,官至丞相。他一生七十岁仍参加射策考试,并被封为侯爵。这两句诗赞美了公孙弘的才华和成就。

  2. 「布衾脱粟不可见,尚有一镜争千秋。」
    注释:尽管生活简朴,但公孙弘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拥有一面珍贵的镜子,这面镜子见证了他的一生,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公孙弘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3. 「铭一十字大及尺,过眼如窥汉月魄。」
    注释:这面镜子上的铭文非常精致,文字大小如同一尺,令人过目难忘。它仿佛能让人窥见了汉朝月亮的光辉。这两句诗描绘了镜子的精美和珍贵。

  4. 「铁钮翠环薤篆疏,铜花碧绣菱纹蚀。」
    注释:镜子的钮扣是用铁制成的,周围装饰着绿色的玉石和刻有薤草图案的印章。铜质的花纹上镶嵌着碧绿色的丝绸和菱形纹路。这些细节都展现了镜子的华丽和精细。

  5. 「当年东阁夸宏开,恶宾故人纷遝来。」
    注释:在汉朝时期,这面镜子曾在东阁展出,吸引了众多宾客和故人之来观看。这里可能寓意着镜子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6. 「清光能洞汲黯直,朗鉴偏失江都才。」
    注释:这面镜子的清光能够洞察人心,正如汉代名臣汲黯一样正直无私。然而,它的朗鉴却无法识别出江都地区的人才。这句诗反映了镜子的优缺点及其局限。

  7. 「招贤馆静空明发,尽道晶辉映毫发。」
    注释:招贤馆安静而明亮,这面镜子的光芒可以照亮每一根头发。这句诗赞美了镜子的明亮和细腻程度。

  8. 「可怜日日照衣冠,不照轮台战死骨。」
    注释:这面镜子只能反射出人们衣冠的阳光,却不能照亮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雄们的遗骨。这句诗表达了对英雄牺牲的哀悼和惋惜。

  9. 「茂陵金碗秋未槁,牧豕旧容镜中老。」
    注释:茂陵里的金碗在秋天依然完好无损,但这面镜子中的牧豕人也已经是年迈的老翁了。这句诗通过比较两者的不同命运,揭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10. 「荒凉片月弃不收,残字空传元朔造。」
    注释:在这荒凉的地方,月光下无人拾起这面已经破旧不堪的镜子,只有残缺的文字记载着元朔年间的制作。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去的怀念。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汉武梁祠画像歌的描述,展现了镜子的历史、工艺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时代风貌的思考。通过对比和对比的方式,诗人巧妙地将镜子与其他物品进行了对比,展示了镜子的独特之处和历史意义。同时,诗人也借镜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使诗歌更具哲理性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