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春令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女子的口吻,描写了一位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全诗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缓约双纹,绣被私寻,独见香鞋。 译文:缓缓解开双条细纹,独自在绣被中寻找,只看到一双香气四溢的鞋子。 注释:缓约双纹,形容丝线柔软而细致。私寻,指偷偷地寻找。香鞋,指散发着香味的鞋子
【注释】 留春令:曲名,相传为唐代教坊所创。 效吟社诸子:指唐教坊的乐工们。效,模仿;吟,歌唱。 莺舌:黄莺的鸣声。莺,黄莺。 花影:花的影子。 算春光无剩:春光已尽。算,算作。 五更开:在农历正月初一卯时(即凌晨3-5时)花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小令,写诗人在新春时节听到晨钟后的感受。诗中以“蝶板”“莺舌”喻指春天的来临,而“梦中花影”又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注】留春令:词牌名,调寄《水龙吟》。薄罗初试:薄薄的丝织品第一次穿在身上,形容初见时新鲜、美丽。深杯交劝:用酒劝酒。分付:嘱咐。十二金堂:皇宫的十二个金殿,泛指华丽的宫殿。阑干:栏杆。横波:即斜视,指含情脉脉地看人。定有愁千缕:肯定有千万缕忧愁。小楼中:指小楼上听雨,暗指女子独处。第一夜、听春雨:指女子在春天的夜晚独自听到下雨的声音而感伤。 译文:第一次穿薄罗试衣,又用酒劝我饮酒
【注释】 薄酣:微醉。荼蘼(túmí):一种植物名,夏秋开白花,有香气。香心梦:指梦中的花香。阑腰:衣带。画蛱(jiá xiá):蝴蝶。上人:僧人,这里指尼姑。轻轻弄:轻拂。 【赏析】 《留春令·茶蘼》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一位女子在夏日清晨的幽居中,独自品味着清香的荼蘼花,回忆起昨夜梦中与情人的温馨情景。全词以女子的口吻,细腻地描摹出其内心的感受,语言清新隽永而又不失婉约
【注释】 感旧:抒发对往昔岁月的感慨。 雉(zhì):野鸡,一种家禽。 颠狂:指醉态。这里指放纵、不拘小节。 万般心:指各种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感旧词。词人回忆过去放荡的生活,表现了他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感慨。 开头两句写词人饮酒作乐的情景。“灯前”,即在灯光下饮酒,“喝雉”,典出《史记·项羽本纪》,刘邦与项羽争天下,项羽欲烹刘邦于俎上,项伯以白壁私交之礼为刘邦解围,刘邦遂用白璧易双亲
诗句释义与赏析 竹馆香销,绿窗梦断,嫩寒如许。 - 竹馆香销:描述了一个宁静而雅致的场所,竹馆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显得如此静谧和谐。 - 绿窗梦断: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醒来时,看到窗外的景色,心中涌起对梦境的怀念。这里的“绿窗”可能是指窗户的颜色或周围的环境,而“梦断”则表达了一种遗憾和失落感。 - 嫩寒如许:这里的“嫩寒”可能是指春天的微风或初春的天气
留春令 万山中划,长虹饮处,神州东属。谁遣青青古犹今,眯不尽、风尘目。 堪否筑台当一曲。看秋容浓绿。往事山僧莫重陈,待醉了、供歌哭。 注释:在万山之中划开一道风景,就像长长的虹桥饮过一样,这里指的是神州大地的东方属于我们。是谁派遣青青的山峰至今还如此呢,让我看不穿这风尘中的双眼。我能否像古人那样筑起高台来唱一首歌,看看秋天的景色浓绿如画?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了,让我们趁着醉酒尽情歌唱和哭泣吧。
【注释】 《留春令·中秋夜红楼离席》:此词为中秋之夜,离别时所作。上片写别后相思情。下片转写对明月的感怀。 镜华空满:镜中花已落满,空空的如水般明净。镜华:指镜中的花,此处借指女子的美貌。怨红都在:恨只恨那红颜佳人在此刻已经不在。红:代指女子。旧时罗帕:往日女子所系的丝质手绢。 早是销凝泪无多,怎留向?临歧洒:早已经是因思念而伤心欲滴,泪流满面,又怎能在分别之际,让这悲伤的情感随着泪水一起洒去呢
注释: - 昨宵曾梦,慈悲天竺,买将丝绣。把笔先描出庄严,敢掩看、银泥袖。 昨夜曾做美梦,梦见我到慈祥的佛国印度去,买了丝线来缝制一尊观音像。拿起毛笔开始描绘观音的形象,心中不敢看那如银般闪亮的衣袖,因为那是菩萨的神圣之物。 - 早挽香云应腻手。向珠泉频漱。一束杨枝在瑶瓶,且安放鹦哥右。 清晨起来的时候,我轻轻挽起头发,用香云来梳理发髻,让手指变得光滑细腻,然后到泉水中洗涤身体,以保持清净的体态
【解析】 本诗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写女子洗浴后的打扮,下片写她绣制观音像的情事。词人通过描绘女子洗沐、梳妆的过程与行为,表达了对她的喜爱之情。全词语言清丽柔婉,含蓄蕴藉。 【答案】 译文: 兰汤水洗手,窗前就着红莲娇美的花瓣,不要错配鸳鸯线。 绣着金身观音像须半边脸面,好像在对你倾吐青涩的目光;春笋般纤巧的手指,仿佛紫竹林中现出身影。 注释:①兰汤:指沐浴用的香汤。②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