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冒巢民先生

太息斯人竟盖棺,广陵愁绝更谁弹。
楼成白玉修文易,床尽黄金任侠难。
水绘园亭烟雨没,鹿门妻子杖藜单。
雉皋风景重回首,落日寒冰想像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冒巢民先生》是陶孚尹创作的一首清代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陶孚尹,字石屏,号东樵,江苏高邮人,清代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清代晚期,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精湛的诗歌创作而闻名。
  2. 作品原文
    太息斯人竟盖棺,广陵愁绝更谁弹。
    楼成白玉修文易,床尽黄金任侠难。
    水绘园亭烟雨没,鹿门妻梦草堂寒。
    此去一樽空自许,故交零落叹无端。
  3. 词句注释
  • “太息斯人竟盖棺”:表达了诗人对于冒巢民先生去世的哀悼之情。
  • “广陵愁绝更谁弹”:描述了诗人面对广陵地区因冒巢民的离去而感到的深切忧愁。
  • “楼成白玉修文易”:指楼已成,但白玉的雕琢却显得文雅而不实用。
  • “床尽黄金任侠难”:床已用尽黄金,但仍难以实现真正的任侠精神。
  • “水绘园亭烟雨没”:描绘了水绘园亭在雨中的景象。
  • “鹿门妻梦草堂寒”:反映了诗人与妻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草堂因寒冷而显得萧瑟。
  • “此去一樽空自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 “故交零落叹无端”:感叹旧日的朋友都已离世,只剩下自己孤独无助。
  1. 白话译文:《挽冒巢民先生》通过对冒巢民先生逝世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其一生的感慨和对其离世的哀痛。诗中既有对冒巢民先生才华横溢、性格豪放的赞赏,也有对其命运多舛、最终英年早逝的惋惜。同时,通过对比“楼成白玉修文易”和“床尽黄金任侠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2. 创作背景:陶孚尹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上,既反映了其个人的情感体验,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氛围。冒巢民作为一位具有卓越才华的文人,他的去世无疑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 名家点评:关于《挽冒巢民先生》,后世学者和评论家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陶孚尹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和矛盾。
  4. 轶事典故:在《挽冒巢民先生》中,诗人通过对冒巢民先生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示了其卓越的才华和政治抱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最终英年早逝。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挽冒巢民先生》不仅是陶孚尹诗歌创作中的杰作,也是研究清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冒巢民先生的深情怀念,也反映了清代末期社会的复杂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