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眠山

鼓勇竟一上,直造碾玉峡。
朵朵青芙蓉,突兀势如削。
竹柏相掩映,松鼯迎人狎。
渐闻琴筑声,谷帘走飞瀑。
野泉百道流,宝纲同散落。
再涉黄蘖岭,青冥互千尺。
东逾石门冲,眼界极寥廓。
众山悉朝会,元气此回薄。
蜿蜒眠蛟龙,佳名匪意作。
且止劳徒旅,从容恣予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龙眠山》是清代诗人张英的作品。以下是对《游龙眠山》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张英字敦复,号乐圃,是清代安徽桐城的进士及官员。他在官场上以敬慎著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并曾担任多种重要文史编纂职务。其诗文作品流传至今,其中《游龙眠山》便是他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2. 诗歌原文:诗中的“垂髫游龙眠,癖爱三都馆。野桥入平田,松关客常款。”这几句生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笔下的山水之间。通过“美箭上干云,十亩清阴满。”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而“结庐虽不多,风神自萧散。”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超脱与自在。最后两句“喜与人境疏,长吟纵吾懒。”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3. 艺术特色:《游龙眠山》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通过对景致和情感的细腻描写,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人格特质。

《游龙眠山》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心灵的寄托,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在现代社会,人们或许已经很少有机会亲自前往龙眠山感受这样的田园风光,但通过阅读张英的这首诗,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宁静致远的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