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勇竟一上,直造碾玉峡。
朵朵青芙蓉,突兀势如削。
竹柏相掩映,松鼯迎人狎。
渐闻琴筑声,谷帘走飞瀑。
野泉百道流,宝纲同散落。
再涉黄蘖岭,青冥互千尺。
东逾石门冲,眼界极寥廓。
众山悉朝会,元气此回薄。
蜿蜒眠蛟龙,佳名匪意作。
且止劳徒旅,从容恣予乐。
【注释】
游龙眠山:指游龙山。在安徽休宁西南,黄山西北。海拔1740米。山上有龙眠寺。寺前有龙眠石。寺后为龙王岩。
鼓勇竟一上:鼓勇:鼓舞士气;竟:到底;一:只;上:往上升。形容士气高涨,直冲云霄。
碾玉峡:在龙眠山的西麓。
芙蓉:荷花的别名。青芙蓉:指青莲。
突兀:高耸;势如削:形势像被砍去一般,形容山峰陡峭、挺拔。
竹柏:竹子和柏树。掩映:互相遮盖、掩映。
松鼯:松树上的鼯鼠(即蝙蝠)。迎人狎:与游人亲近。
渐闻琴筑声:渐渐听到弹琴奏乐的声音。
谷帘:山谷间瀑布的帘幕。飞瀑:飞流而下的瀑布。
宝纲:佛家语,指佛教教义或佛法。散散落:分散。
黄蘖岭:在龙眠山的南面。
东逾石门冲:越过石门峰的山口。石门峰是黄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 864.2米。
青冥:青色的天空。千尺:一千尺。形容山峰高耸。
东逾石门冲:越过石门峰的山口。石门峰是黄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 864.2米。
青冥互千尺:青天白云相接,高耸入云。
众山悉朝会:众山都聚集在此。朝会:聚会、集会。
元气:这里指天地自然之气。回薄:回旋弥漫。
蜿蜒:曲折蜿蜒延伸。眠蛟龙:伏卧着的蛟龙。
佳名:美好的名声。
劳徒旅:辛劳的游子们。
从容恣予乐:心情愉快地自得其乐。恣予乐:任意地享受欢乐。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诗人在游览了龙眠山后所作。
首联“鼓勇竟一上,直造碾玉峡”,写登山的情景。诗人以豪迈之气势,描绘出一幅壮观的登山图景。
颔联“朵朵青芙蓉,突兀势如削”写登上山顶所见之景。“青芙蓉”,即莲花,诗人用“青芙蓉”来形容莲花的色彩,生动贴切,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突兀势如削”则进一步描绘山峰峻拔挺拔的形态特征。
颈联“竹柏相掩映,松鼯迎人狎”继续刻画登顶所见景色。“竹柏相掩映”既点明了山中植物的品种,又表现了山中植被的茂盛;“松鼯迎人狎”既写出了松树的苍劲,又表达了游人与山林间的亲切关系。
五联“渐闻琴筑声,谷帘走飞瀑”,写山下溪水奔流的景象。“琴筑声”既写出了水流的节奏之美,也体现了游人内心的愉悦之情。而“谷帘走飞瀑”则更突出了山中溪水的奔放之势,使人感到大自然的魅力无穷无尽。
尾联“野泉百道流,宝纲同散落”描写了泉水从高处奔泻而下的情景。诗人以“百道”来形容泉水的多,以“同散落”来形容泉水的快,生动地展现了流水的壮阔场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奔腾的江河之中。
此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热烈。全诗通过描绘登山观瀑的画面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