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银灯冬日敬亭宴集止宿

趁得晴郊淡荡。好载向、笋舆数两。一线湖光,四围林影,衬出晚霞如绛。扶筇山顶,便摘取、绛霞为酿。
吟就问天奇唱。直唤醒、古人无恙。刻烛诗成,倾瓢酒竭,我辈狂来差壮。明朝重省,更笑倒、真狂非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剔银灯·冬日敬亭宴集止宿》是明末清初诗人陈世祥创作的一首词,全诗如下:

趁得晴郊淡荡。  
好载向、笋舆数两。  
一线湖光,四围林影,衬出晚霞如绛。  
扶筇山顶,便摘取、绛霞为酿。  
吟就问天奇唱。  
直唤醒、古人无恙。  
刻烛诗成,倾瓢酒竭,我辈狂来差壮。  
明朝重省,更笑倒、真狂非诳。  

这首词以“剔银灯”为题,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词的上阕描写了作者乘着竹制小轿在晴好的郊外游赏,欣赏着湖面上的一线湖光和四周环绕的树林影子,夕阳的余晖将晚霞渲染得像绛色一样美丽。下阕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登山时采摘山中红叶作为酿酒的原料的场景,以及在饮酒作诗后与朋友们一同畅饮豪饮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词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对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表示了向往和赞赏,同时也透露出词人自身的豪放不羁的性格。

《剔银灯·冬日敬亭宴集止宿》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之美的词作,更体现了陈世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境界,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同时,此词也反映了明代后期社会文化风貌的一种转变,即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依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剔银灯·冬日敬亭宴集止宿》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情感内涵的古典诗词。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作,可以领略到陈世祥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