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八月念四夜,采石舟中

长江正泻,问江流此水,何年淘净。露冷三更刚挂起,悄悄半轮明镜。桂子无声,秋情零落,起把孤舷凭。阑干北斗,夜潮最入清听。
叹息半载征鞭,愁予渺渺,耐有江山胜。击节高歌杯酒里,短剑弹来霜劲。千水千山,一人一月,此意堪谁赠。青莲何在,扣榜呼之如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八月念四夜,采石舟中’是一首清代诗人陈世祥创作的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世祥,字子章,号秋堂,江苏常熟人。他生于乾隆年间,卒于道光年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
  1. 诗歌原文
    长江正泻,问江流此水,何年淘净。露冷三更刚挂起,悄悄半轮明镜。桂子无声,秋情零落,起把孤舷凭。

  2. 诗歌注释

  • 长江正泻:形容江水汹涌澎湃的样子。
  • 何年淘净:询问河水何时能够冲刷干净。
  • 露冷三更刚挂起:指深夜的露水在三更时分刚刚凝结起来。
  • 悄悄半轮明镜:形容月亮如同明镜一般,静静地悬挂在空中。
  • 桂子无声,秋情零落:形容秋天的桂花已经凋零,没有声音,只有萧瑟的秋意。
  • 起把孤舷凭:起身依靠在船舷上。
  1. 诗歌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长江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通过对江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沉思。
  • 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诗人陈世祥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念奴娇·八月念四夜,采石舟中》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赞美的作品,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也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