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夜泊

解帆及夕阳,系舟傍枯柳。
天低九派流,浪抱孤城走。
奇峰插斗南,雄势压江右。
云中五老人,见我时招手。
静夜冷鱼龙,古戍沈刁斗。
欹枕不成眠,且饮浔阳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江夜泊》是清代诗人陈大章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大章,字仲夔,号雨山,湖北黄冈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以母老乞归,筑室松湖,以教读终其生。他工诗古文,深于《毛诗》,著有《诗传名物集览》、《玉照亭诗》等作品。
  1. 原文
    解帆及夕阳,系舟傍枯柳。天低九派流,浪抱孤城走。奇峰插斗南,雄势压江右。云中五老人,见我时招手。静夜冷鱼龙,古戍沉刁斗。欹枕不成眠,且饮浔阳酒。

  2. 作品赏析

  • 《九江夜泊》描绘了作者在九江附近长江边夜泊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水、孤城、山峰等景物融入诗中,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 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天低九派流”形象地描绘了九江附近的江水奔腾的景象;“浪抱孤城走”则生动地表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 在创作背景方面,《九江夜泊》反映了清代诗人陈大章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抒发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九江夜泊》作为清代诗人陈大章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还体现了他对家乡、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