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帆及夕阳,系舟傍枯柳。
天低九派流,浪抱孤城走。
奇峰插斗南,雄势压江右。
云中五老人,见我时招手。
静夜冷鱼龙,古戍沈刁斗。
欹枕不成眠,且饮浔阳酒。
【译文】
船帆在夕阳中解开,系上小船傍着枯柳。
天空低垂九条支流,江水抱拥孤城奔腾。
山峰奇耸插入斗南,雄势压过江右。
云中的五老人,看见我就招手。
寂静的夜晚冷清如鱼龙,古戍沉没在刁斗声中。
斜倚枕头睡不着觉,暂且饮一杯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九江夜泊的诗。诗人以舟行江中、夜宿孤城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解帆及夕阳”,描述了船只在夕阳下解开帆篷,准备靠岸的情景。这里运用了“及”字,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性和诗人对归家的期望。
第二句“系舟傍枯柳”,则描绘了诗人将船只系在河边枯柳上的场景。这里的“枯柳”不仅指具体的景物,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第三句“天低九派流”,表现了九江地势的特点。诗人用“低”字形容天幕低垂,与九条江流相连,形象地描绘了九江地区的地形地貌。
第四句“浪抱孤城走”,则是写九江地区江水的动态。这里的“浪”指江水,而“抱孤城走”则描绘了江水环绕着孤城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第五句“奇峰插斗南”,则是对九江地区山峰的赞美。诗人用“奇峰插斗南”来形容山峰之高峻,如同插在北斗星以南一样,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特点。
第六句“雄势压江右”,则进一步强调了九江地区的地势特点。这里的“雄势”指的是山峰的雄伟之势,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使读者感受到九江地区的险峻。
最后两句“云中五老人,见我时招手。静夜冷鱼龙,古戍沈刁斗。”则描绘了九江地区的夜景和人物活动。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云中五老人”为引子,表现了九江地区的美丽神秘;而“沈刁斗”则描绘了古代戍楼的夜晚灯火阑珊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