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见到惠州,下不见到广州。彼何山哉罗与浮。
吾闻罗浮之山,古称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葛洪于此神仙求。
神仙羽化衣亦化,洞中胡蝶盈千头。又闻赵师雄,天寒日暮山中留。
淡装素服见彼美化身,果是梅精不二山合离风雨会,四百馀峰奇景难具搜。
通人畸士绝罕至,大苏以外空千秋。吾今忝为罗浮长,此福谅自前生修。
不然浮沉宦海岁十稔,敢望名山境内为诸侯。山中梅花正透发,可惜匆匆未暇开心眸。
忽如山灵招手语,今者不乐逝者休。簿书兀兀事鞅掌,物外那得闲身抽。
吾狂掉头固弗信,一官未必如累囚。平生足迹半天下,岂其兹山咫尺悭敖游。
但蕲从公黾勉政多暇,四方无事民无偷。就难竟著谢公屐,亦宜轻舁占城兜。
摩崖大书勒文字,往来毋作名山羞。
舟中望罗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望罗浮》并非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而是清代诗人郭传昌创作的诗词。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上不见到惠州,下不见到广州。彼何山哉罗与浮。吾闻罗浮之山,古称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葛洪于此神仙求。神仙羽化衣亦化,洞中胡蝶盈千头。又闻赵师雄,天寒日暮山中留。淡装素服见彼美化身,果是梅精不二山合离风雨会,四百馀峰奇景难具搜。通人畸士绝罕至,大苏以外空千秋。吾今忝为罗浮长,此福谅自前生修。不然浮沈宦海岁十稔,敢望名山境内为诸侯。
郭传昌,字子冶,侯官人。他创作了多首诗词,其中就包括《舟中望罗浮》。在这首诗中,郭传昌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内涵,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官场的无奈和感慨。诗中还提到了罗浮山的传说和历史,如葛洪在此修炼、赵师雄在此居住等。这些传说丰富了诗的内涵,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到关于罗浮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舟中望罗浮》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历史文化韵味的诗词,它不仅是对罗浮山美丽风光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能够更好地了解宋代的文化和文学成就,以及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