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昌
【诗句】 舟中望罗浮 上不见到惠州,下不见到广州。彼何山哉罗与浮。 吾闻罗浮之山,古称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葛洪于此神仙求。 神仙羽化衣亦化,洞中胡蝶盈千头。又闻赵师雄,天寒日暮山中留。 淡装素服见彼美化身,果是梅精不二山合离风雨会,四百馀峰奇景难具搜。 通人畸士绝罕至,大苏以外空千秋。吾今忝为罗浮长,此福谅自前生修。 不然浮沉宦海岁十稔,敢望名山境内为诸侯。山中梅花正透发,可惜匆匆未暇开心眸。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放言 - 关键词:放言 - 注释:此处的“放言”意指诗人大胆直言,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2. 山不能摩九天,水不能没九渊。山高水深不见尔,但见浮空波浪随云烟。 - 译文:山高不可及天,水深不至地。山高和水深都是看不见的。只看到水面上漂浮的波浪随着云雾飘动。 - 赏析:此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高山与深渊,以及水面上的波涛。通过“山高水深不见尔
【译文】 日色没有落山,山峰的一角云气缭绕。 松顶雾气蒙蒙一片,蔗田风声阵阵作响。 客旅之人走在尘土飞扬的小路上,路边人家绿树成荫。 村民见到我们惊异地张大了嘴巴,行李匆匆忙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在派尾途中所见景物和感受。诗的开头两句,“日色不落地,山光一棱云”,点出诗人所在的地方是在日落时分仍可见到山影。而山光一棱云,又写出了山中云雾弥漫的景象,为后文进一步描写提供了背景
【注释】 随喜:佛家语,意指佛教徒在他人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帮助和鼓励。 祇(qí)林:寺院名。 金:指金钱,此处泛指财宝。布金,意为积累财富。 西来初地:佛教术语,指从印度东渡而来的佛教传入中国初期。 占:占卜,此处指预测。 大江深:长江水势浩大,深邃如海。 禅悦:佛教禅宗修行者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云慈:形容天空中飘浮的云雾,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见佛心:指看到佛像,内心生出敬仰之情。
【注释】 龙华,即龙华寺。题壁:在墙壁上书写诗文。 阴晴:指天气的变化。秋生:秋天来临。冷暖间:冷暖之间。 疏星穿竹见:稀疏的星星透过竹林。 急雨上墙斑:急促的雨点打在墙上形成的斑斑点点。 催租吏未还:催促租税的官员还没有回来。催租:向农民征收租税。还:回来。 小门叉手立:站在小门旁,双手叉腰。叉手:叉起双手。 簿领宽闲:账簿、文册等事务暂时处理得很宽松。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
重九次柏塘 不待约登高,山行仆马劳。 拨云寻绝磴,随日下平皋。 旅次犬迎吠,邻舂鸡乱号。 食新逢岁稔,无意更题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当天的登山之旅。诗中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不待约登高”,表达了诗人对于登高活动的自发性和随意性,不受传统束缚,体现了自由奔放的精神。紧接着的“山行仆马劳”描绘了山路崎岖、行人劳累的景象
【注释】 1.归涂:指回家的路程。雨甚:雨大,甚,深。憩(qi):小憩。茅亭:茅草做的亭子。 2.似为林坰好:好像这里的风景很好。林坰(jǐng),山野、野外。 3.天教:天意使然。莫使还:不要让你回来。 4.撼树:大风可以摇动树木。走:移动、飘荡。 5.移山:云气可以移动山峰。 6.茶话:喝茶聊天。人三两:几个人。 7.茅茨屋一间:茅草盖着的小屋一间。 8.吾羡汝:我羡慕你。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和子由惠州见梅》。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晨往惠州 - 注释:清晨前往惠州。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早晨出发前往惠州的心情,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卅里趱程兼,晨征为避炎 - 注释:三十里路匆匆前行,为了躲避炎热的天气。 - 赏析:这句描绘了旅途中辛苦赶路的情景,体现了诗人早起出行的决心和对炎热天气的担忧。 草花明锦绣,竹露洒帷幨 - 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白沙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白沙”一词出现在诗的第一句中,它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某种特定的地貌特征。这里的白沙可能指的是一种白色的沙滩,或者是与白色相关的其他概念,如白色的沙丘、白色的沙滩等。 第二句“林表大旗悬”,描述了林表(即林间)的大旗悬挂的景象。这一句可能是对某种军事场景或战争场面的描述,大旗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军队或战斗。
日色不下地,山光一棱云。 蒙蒙松顶雾,摵摵蔗田风。 客路黄尘里,人家绿树中。 村民如见诧,行李几倥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