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到祇林,何年始布金。
西来初地占,东去大江深。
山静宜禅悦,云慈见佛心。
游人浑不解,合掌拜观音。

【注释】

随喜:佛家语,意指佛教徒在他人遇到困难时,应给予帮助和鼓励。

祇(qí)林:寺院名。

金:指金钱,此处泛指财宝。布金,意为积累财富。

西来初地:佛教术语,指从印度东渡而来的佛教传入中国初期。

占:占卜,此处指预测。

大江深:长江水势浩大,深邃如海。

禅悦:佛教禅宗修行者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云慈:形容天空中飘浮的云雾,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见佛心:指看到佛像,内心生出敬仰之情。

游人:指游客。浑不解:完全不明白。合掌拜观音:佛教礼节,两手合十,向观音菩萨行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小南海景色以及人们对此景象的反应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小南海的美景以及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的宁静、祥和之感,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喜爱和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首句“随喜到祇林,何年始布金。”以“随喜”一词开篇,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向往与崇敬之情。接着以“何年始布金”设问,表达了对佛教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期盼。

二句“西来初地占,东去大江深。”则是对小南海地理位置的描述。其中,“西来初地占”指的是小南海位于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的重要位置。而“东去大江深”则是指小南海所在的长江之畔,水势浩大,深邃如海。

三至四句“山静宜禅悦,云慈见佛心。”则是对小南海景色的具体描绘。其中,“山静宜禅悦”表现了小南海周围的山林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为佛教修行者提供了良好的修行条件。而“云慈见佛心”则描绘了天空中飘浮的云雾,给人带来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仿佛是佛祖在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与生灵。

五至六句“游人浑不解,合掌拜观音。”则是对游客们对于小南海景色反应的描述。其中,“游人浑不解”表达了游客们在欣赏小南海美景的同时,却无法理解其背后蕴含的佛教文化与禅宗哲学。而“合掌拜观音”则是游客们对观音菩萨的一种虔诚敬意的表现,也是对小南海美景的一种赞美之情的流露。

此诗通过对小南海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游客们反应的刻画,展示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喜爱和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