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见到惠州,下不见到广州。彼何山哉罗与浮。
吾闻罗浮之山,古称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葛洪于此神仙求。
神仙羽化衣亦化,洞中胡蝶盈千头。又闻赵师雄,天寒日暮山中留。
淡装素服见彼美化身,果是梅精不二山合离风雨会,四百馀峰奇景难具搜。
通人畸士绝罕至,大苏以外空千秋。吾今忝为罗浮长,此福谅自前生修。
不然浮沉宦海岁十稔,敢望名山境内为诸侯。山中梅花正透发,可惜匆匆未暇开心眸。
忽如山灵招手语,今者不乐逝者休。簿书兀兀事鞅掌,物外那得闲身抽。
吾狂掉头固弗信,一官未必如累囚。平生足迹半天下,岂其兹山咫尺悭敖游。
但蕲从公黾勉政多暇,四方无事民无偷。就难竟著谢公屐,亦宜轻舁占城兜。
摩崖大书勒文字,往来毋作名山羞。

【诗句】

舟中望罗浮

上不见到惠州,下不见到广州。彼何山哉罗与浮。

吾闻罗浮之山,古称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葛洪于此神仙求。

神仙羽化衣亦化,洞中胡蝶盈千头。又闻赵师雄,天寒日暮山中留。

淡装素服见彼美化身,果是梅精不二山合离风雨会,四百馀峰奇景难具搜。

通人畸士绝罕至,大苏以外空千秋。吾今忝为罗浮长,此福谅自前生修。

不然浮沉宦海岁十稔,敢望名山境内为诸侯。山中梅花正透发,可惜匆匆未暇开心眸。

忽如山灵招手语,今者不乐逝者休。簿书兀兀事鞅掌,物外那得闲身抽。

吾狂掉头固弗信,一官未必如累囚。平生足迹半天下,岂其兹山咫尺悭敖游。

但蕲从公黾勉政多暇,四方无事民无偷。就难竟著谢公屐,亦宜轻舁占城兜。

摩崖大书勒文字,往来毋作名山羞。

【译文】
在船上望罗浮山
上面看不见惠州,下面是看不见广州。这山叫什么罗和浮?
我听说罗浮山,古代称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一福地,葛洪在这里求仙成仙。
仙人羽化后变成的衣物也会变成仙衣,洞中的蝴蝶有上千只。又听说赵师雄,天寒日暮山中留。
穿着淡雅的衣裳看见他的美貌变成了化身,确实是梅精不二山合离风雨会,四百多座山峰奇特景色难以一一搜寻。
通达的人、怪异的人都很少到达,只有苏轼之外空留千秋。我今天荣幸担任罗浮山的长者,这种福分大概是前世修来的。
不然就是我在官场沉浮了十年,怎么期望能成为名山的国君。山中的梅花刚刚绽放,可惜匆忙没有来得及欣赏它美丽的容颜。
忽然好像山神召唤我,现在不快乐就要离开。公文堆积如山事情繁杂,在仕途之外哪能有空闲时间来休息呢。
我的狂妄行为被否定了我不相信,一个官职未必像那些受罪的人一样。我的一生足迹遍及天下,难道这座山距离如此近却这么吝惜我游玩的时间吗?
只要祈愿能够追随您勤勉治政,您就有闲暇的时间,四方太平百姓也没有侵扰。到那里就可以穿上谢公的鞋子(比喻官员)去游览,也应该用轻松的方式搬运行李前往。
在山崖上刻写大字记录文字,来来往往不要给名山抹黑。

【赏析】
这首诗描绘诗人在舟中远望罗浮山的景象,通过对罗浮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物的描写,抒发了对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成语,如“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葛洪”、“神仙羽化”等,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和修仙文化的喜爱。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在官场的沉浮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束缚的反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