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传昌
上不见到惠州,下不见到广州。彼何山哉罗与浮。 吾闻罗浮之山,古称第七洞天三十一福地,葛洪于此神仙求。 神仙羽化衣亦化,洞中胡蝶盈千头。又闻赵师雄,天寒日暮山中留。 淡装素服见彼美化身,果是梅精不二山合离风雨会,四百馀峰奇景难具搜。 通人畸士绝罕至,大苏以外空千秋。吾今忝为罗浮长,此福谅自前生修。 不然浮沉宦海岁十稔,敢望名山境内为诸侯。山中梅花正透发,可惜匆匆未暇开心眸。 忽如山灵招手语
不待约登高,山行仆马劳。 拨云寻绝磴,随日下平皋。 旅次犬迎吠,邻舂鸡乱号。 食新逢岁稔,无意更题糕。
天气阴晴变,秋生冷暖间。 疏星穿竹见,急雨上墙斑。 报赛人初散,催租吏未还。 小门叉手立,簿领暂宽闲。
随喜到祇林,何年始布金。 西来初地占,东去大江深。 山静宜禅悦,云慈见佛心。 游人浑不解,合掌拜观音。
似为林坰好,天教莫使还。 风狂能撼树,云走欲移山。 茶话人三两,茅茨屋一间。 村翁吾羡汝,看雨得真闲。
卅里趱程兼,晨征为避炎。 草花明锦绣,竹露洒帷幨。 渡水行沙觜,穿山见塔尖。 人家城阙外,日影乍平檐。
郭传昌是清朝末年的一名著名诗人,字子冶,出生于福建侯官县,后改籍福州市,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官员。他不仅在政治和学术方面有所建树,还以其精湛的诗作闻名于世。 郭传昌的诗歌创作涉及多种题材,从抒情写景到咏物言志,展现了他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深刻的观察与感悟。他的作品中不乏对佛教圣地如祇林的描绘,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宗教情怀。
郭传昌是清朝末年的一名著名诗人,字子冶,出生于福建侯官县,后改籍福州市,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官员。他不仅在政治和学术方面有所建树,还以其精湛的诗作闻名于世。 郭传昌的诗歌创作涉及多种题材,从抒情写景到咏物言志,展现了他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深刻的观察与感悟。他的作品中不乏对佛教圣地如祇林的描绘,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宗教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