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生寺晚步

纵目青冥外,飘然兴独赊。
夕阳明远水,暝色在寒鸦。
溪抱僧居小,林藏细路斜。
鬓丝无限意,重为惜年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生寺晚步》是清代诗人陶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此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陶模,字方之,一字子方,浙江秀水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建树,曾历任多个重要职务。他的生平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诗歌风格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诗歌原文
  • 纵目青冥外,飘然兴独赊。
  • 夕阳明远水,暝色在寒鸦。
  • 溪抱僧居小,林藏细路斜。
  • 鬓丝无限意,重为惜年华。
  1. 诗歌内容
  • 《寿生寺晚步》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漫步于寿生寺的宁静美景。首联“纵目青冥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和内心的超脱。颔联“夕阳明远水,暝色在寒鸦”则具体展现了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色,以及乌鸦归巢的宁静画面。颈联“溪抱僧居小,林藏细路斜”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自然风光与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尾联“鬓丝无限意,重为惜年华”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1. 艺术手法
  • 这首诗歌采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景观的每一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理解。同时,诗歌中也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如将夕阳下的水面与暮色中的鸦群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此外,诗人还通过运用拟人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
  1. 历史背景
  • 《寿生寺晚步》创作之时,正值清朝晚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都深深影响了这首诗的创作。因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和哲理都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朝晚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1. 文学价值
  • 《寿生寺晚步》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方式,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首诗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清朝晚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

《寿生寺晚步》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古典诗歌,通过对其细致的解读和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陶模这位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