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足弄涟漪,临流清且绮。
水乡苦少山,一发青尔尔。
芦苇声萧萧,听雨合蒙被。
入山何用深,巢许或不解。
坐中几诗老,一杯应惜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濯足弄涟漪,临流清且绮。
水乡苦少山,一发青尔尔。
芦苇声萧萧,听雨合蒙被。
入山何用深,巢许或不解。
坐中几诗老,一杯应惜此。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锡麟创作的,题目为《客从远方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客人的欢迎之情。
吴锡麟用古诗十九首韵的形式来创作,这是一种古体诗的韵律形式,要求诗句按照特定的格式排列,押韵。
诗中提到“咸丰丁巳六月”指的是清朝咸丰年间的六月,这是诗人观荷的时间和地点。
“芦雨盦”是观荷的地方,也就是作者所在的场所。
诗中提到“至者十九人”,说明观荷的人很多,数量达到了19人。
“用古诗十九首韵得客从远方来”这句话表明诗人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采用了古诗十九首的韵脚,以此来表达对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咸丰年间六月观荷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的情谊,以及诗人对远方客人的热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