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庵夜坐

时危兼岁俭,身世两茫然。
避地穷依佛,休粮馁学仙。
虫吟将晓夜,雁叫欲霜天。
兀坐临窗竹,挑灯照不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隐庵夜坐》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陈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陈瑚深厚的艺术造诣,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感慨。

从文学角度来看,《隐庵夜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诗句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时危兼岁俭,身世两茫然”一句,表达了在国难时期个体感到的无助与迷茫。这种情感表达既真实又含蓄,让人读之不禁产生共鸣。

《隐庵夜坐》也体现了陈瑚独特的人生态度。面对国家的动荡,他选择了隐居,远离政治中心的喧嚣。这种选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尤为不易,也反映出他高洁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诗中的“避地穷依佛,休粮馁学仙”两句,更是展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超脱世俗的态度。

从历史的角度看,《隐庵夜坐》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作为明末清初的作品,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研究那个时代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同时,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也为后来的诗词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隐庵夜坐》是一首富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陈瑚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也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座值得深入探索和欣赏的文学高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