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对雪,恭和家大人韵

一夜严寒,绮窗外、散作漫空香絮。小阁闲拨红炉,轻盈对飞舞。看万里、无端幻化,怎能得、遍开琼树。断岸横斜,荒村约略,闲过迷误。
更愁是、苕递关河,想冒冷、天涯感长路。极目板桥茅店,正飘飘堆素。记旧日、寻梅踏冻,问故园、消息谁去。细看六出纷纷,欲收还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琵琶仙·对雪,恭和家大人韵》是陆蓉佩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一夜严寒,绮窗外、散作漫空香絮。小阁闲拨红炉,轻盈对飞舞。
    看万里、无端幻化,怎能得、遍开琼树。断岸横斜,荒村约略,闲过迷误。
    更愁是、苕递关河,想冒冷、天涯感长路。极目板桥茅店,正飘飘堆素。
  2.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陆蓉佩是一位清代诗人,她的作品风格独特,擅长写景抒情,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并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志趣。
  • 创作背景:《琵琶仙·对雪,恭和家大人韵》的创作背景是在寒冷的冬日里,诗人通过描写窗外飘舞的雪花,以及自己在室内取暖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美感。
  1. 诗歌主题
  •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一夜严寒”的开头,设定了整个场景的气氛。随后通过“看万里、无端幻化”等句子,表达了对于自然现象的惊奇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审美感受,还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香絮”、“红炉”、“琼树”、“缥缈的素”等,都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之中。
  • 意境创造: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精心描绘,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美,也有内在的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琵琶仙·对雪,恭和家大人韵》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人生活情趣的重要文献。它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
  • 教育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后世文学创作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琵琶仙·对雪,恭和家大人韵》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文化价值。这首诗是陆蓉佩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