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兰古寺作

谈何容易到西天,入手欣翻贝叶篇。
龙汉劫余开世界,鸿泥印遍悟因缘。
青鸾一去无消息,白马重来有岁年。
尘海茫茫情海竭,回头我亦欲逃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锡兰古寺作》是清代陈允颐的一首著名诗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陈允颐(1796—1862),字子寿,号梅村,清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 诗歌创作时间: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据推测,它是在作者游历锡兰古寺时所作,反映了其当时的心理活动和感悟。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读:“谈何容易到西天,入手欣翻贝叶篇。”表达了一种对于宗教或学问追求的不易与喜悦。“龙汉劫余开世界,鸿泥印遍悟因缘。”则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宇宙图景,强调了因果和轮回的主题。
  • 诗句赏析:这首诗的语言优美,用词精准,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诗中的“青鸾一去无消息,白马重来有岁年”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使整首诗富有神秘感和想象力。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佛教教义的引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净土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度。
  • 语言精炼:尽管整首诗篇幅不长,但语言却非常精练,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显示出诗人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锡兰古寺作》不仅是陈允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