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山中送瑞裕如户部丰还京

夜来风雨挟松泉,已似听涛上海船。
人世阴晴那可料,山门钟梵故依然。
举杯莫漫论交态,题石翻从结净缘。
廿载前尘忍回首,翠微铃塔亦成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鼓山中送瑞裕如户部丰还京’是一首描绘夜来风雨交加的夜晚,作者陈宝琛在石鼓山中送别一位名叫瑞裕如的官员回京城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 夜来风雨挟松泉,已似听涛上海船。
  • 人世阴晴那可料,山门钟梵故依然。
  • 举杯莫漫论交态,题石翻从结净缘。
  1. 诗人生平
  • 近现代诗人陈宝琛(1896—1970),字伯严,一字止敬,号潜斋,浙江德清人。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和散文作品,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1. 诗歌解析
  • 夜来风雨挟松泉:此句描写了夜晚时分,风雨交加的景象,伴随着松泉之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紧张的气氛。
  • 已似听涛上海船:通过比喻的方式,将风雨声比作海上船只的涛声,表达了风雨之猛烈,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动荡之中。
  • 人世阴晴那可料,山门钟梵故依然: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寺庙钟声的怀念,暗示着无论世间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如同古老的寺庙一样。
  • 举杯莫漫论交态,题石翻从结净缘:诗人劝诫朋友不要随意谈论人生的复杂多变,而应珍惜当下,与人为善,通过题写石碑来表达自己的清净心愿。

陈宝琛的《石鼓山中送瑞裕如户部丰还京》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诗篇,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赞美。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谊,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