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肿复作夜梦蒉斋

魂何来此岂其仙?
驾海乘风路万千。
地下相思应更苦,天南独客有谁怜?
馀生病尰归犹及,穷岁幽忧死傥贤。
三岛十洲粗一览,与君恨不卅年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胫肿复作夜梦蒉斋》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宝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主题以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时代背景:陈宝琛,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等,是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和民国两个时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巨变,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 作品风格:陈宝琛的诗作多以抒情为主,他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对时事的感慨。《胫肿复作夜梦蒉斋》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首,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爱情的珍视。
  1. 诗歌原文
  • 魂何来此岂其仙?驾海乘风路万千。
  • 地下相思应更苦,天南独客有谁怜?
  • 馀生病尃归犹及,穷岁幽忧死傥贤。
  • 三岛十洲粗一览,与君恨不卅年前。
  1. 诗歌内容分析
  • 首联:“魂何来此岂其仙?驾海乘风路万千。”诗人在开篇就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灵魂何来?难道是仙人吗?诗人借助海路乘风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飞翔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 颔联:“地下相思应更苦,天南独客有谁怜?”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逝去亲友的怀念之情,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对他人同情的渴望。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坎坷时的无奈与哀愁。
  • 颈联:“馀生病尃归犹及,穷岁幽忧死傥贤。”这里诗人描述了自己虽然疾病缠身但仍然回到故乡的情景,同时表达了长期的忧虑和痛苦可能最终导致死亡的想法。这种悲观的情绪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死亡的恐惧。
  • 尾联:“三岛十洲粗一览,与君恨不卅年前。”尾联中的“三岛十洲”是对理想境界的描述,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看到并实现这个理想的境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诗人与友人之间无法重逢,只能遗憾地怀念过去的时光。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