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颖生龙泉庵坐月

西湖西山迭宾主,五载还同月中语。
萧森松际无留云,多感龙天为收雨。
昔君城居阅兵火,谁识山刹并焦土?
佛摧塔坏过者悲,况我三宿迷处所。
兹庵幸完足坐卧,不独松寿柏亦古。
去秋与客一再至,准拟长夏借逃暑。
君持茗芽龙井来,共就龙口掬泉煮。
夜深细响合松籁,净洗根尘见肺腑。
石梁看瀑君未餍,我老枕流宜石鼓。
世间何地无月明,到处松泉视人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颖生并未创作名为《同颖生龙泉庵坐月》的文学作品陈宝琛并非近代人物,而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家《同颖生龙泉庵坐月》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西湖美景和与友人共度时光感受的诗作,而非出自陈宝琛之手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他出生于福建闽县,中举后曾来台。陈宝琛是晚清时期的著名文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尤以诗歌见长,被后人传颂。然而,《同颖生龙泉庵坐月》一诗并未见于他的作品中记载。

《同颖生龙泉庵坐月》这首诗是后人对西湖美景以及与友人共度的宁静时光的美好回忆和赞美。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