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 影桥西旧酒家邻吴伯篯故居

酒垆残日山河渺。怅陈迹、依稀梦到。酽灯凉语浥春潮,古调。
倚红箫、未拟教。清明道。飞莺长草。念吹笛、邻人自老。
只除杨柳不风流,坐悄。有提壶、共旧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杏花天 影·桥西旧酒家邻吴伯篯故居》是一首清代陈洵创作的词。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词人陈洵,字述叔,号海绡,广东新会人。早年游历于赣豫等地,后归粤,以诗词见赏于梁鼎芬,得以加入南园诗社。他与黄节有交游,得到朱孝臧的赏识,并被推荐入中山大学任教。抗战时避居澳门,战后回广州继续任教。

  2. 文学风格:陈洵善用逆笔,其词作神骨俱静。他的词多采用古典意境,语言清丽,情感内敛且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创作背景:《杏花天影·桥西旧酒家邻吴伯篯故居》的创作背景较为特殊。据记载,陈洵曾在岭南一带游历,并因生活困顿而设帐为生。此词可能是他在艰难岁月中的一种寄托,通过词作表达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4. 作品鉴赏:词中提到“酽灯凉语浥春潮”,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宁静的场景。此外,“只除杨柳不风流,坐悄”等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5. 文学意义:该词不仅是陈洵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代表了清末民初时期文人对于传统诗歌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陈洵通过词作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了文人的内心世界。

《杏花天影·桥西旧酒家邻吴伯篯故居》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更是陈洵个人情感、经历与时代的交融之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陈洵的艺术成就,也能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