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成先自吟魂断。雁塞龙沙远。炉烟销尽始孤明。恰称天涯今夜此时情。
凄花飐飐流尘泊。惜别心如昨。曙窗谁为唤啼红。故国新霜帘幕梦华中。
虞美人 · 夜阑炳烛,聊复命题
介绍
《虞美人·夜阑炳烛,聊复命题》是一首由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著的词。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之一,也是她晚年生活的写照。全词共三阕,每阕均由两首七绝构成,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以下是该词的全文:
”`
虞美人·夜阑炳烛,聊复命题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这首词以“夜阑炳烛”起头,营造出一种寂静、孤寂的氛围。紧接着,“聊复命题”一词,则表明了词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旧和追忆之情。
接下来两句,词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境。这里的“东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还暗喻着词人的思绪和情感。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则更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月光下,故国的美景依然存在,但词人却无法再回到那个曾经美好的时光中去。这种对故土的回忆和思念,使得词人的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悲伤。
接下来的几句,词人开始转向对现实的描述。“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两句,既表现了词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又透露出她对自己容颜衰老的无奈和悲哀。在这里,“雕栏玉砌”象征着昔日的美好和荣耀,而“朱颜改”则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流逝。
最后两句,词人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结语。这里的“一江春水”形象地比喻了词人内心的愁绪如同江河一样源远流长、无法断绝。而“向东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愁绪的无尽头和不断扩散的特点。整首词通过对故国、个人以及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无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虞美人·夜阑炳烛,聊复命题》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词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女性词人在孤独中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