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月侵廊,泛凉花树如轻绮。去来风意。天淡明河地。
银烛深深,不照凭阑事。空憔悴。梦痕如水。重叠吴山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彩月侵廊,泛凉花树如轻绮。去来风意。天淡明河地。
银烛深深,不照凭阑事。空憔悴。梦痕如水。重叠吴山翠。
《点绛唇·七夕》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典诗词作品。下面将介绍这首词:
作者简介:陈洵,又名海绡,广东新会人,清诸生,早年游历赣、豫等地后归粤,以诗词见赏于梁鼎芬。他加入了南园诗社并与黄节唱酬切磋为乐。陈洵晚年得朱孝臧的推荐,入中山大学为词学教授。抗战期间,陈洵避居澳门,后回广州任教。陈洵的词作在晚清时期受到广泛关注,与张尔田齐名,被认为“并世两雄,无与抗手”。他的《海绡词》、《海绡说词》等作品深受后世学者的喜爱。
作品原文:《点绛唇·七夕》原文如下:
彩月侵廊,泛凉花树如轻绮。去来风意。天淡明河地。银烛深深,不照凭阑事。空憔悴。梦痕如水。重叠吴山翠。
主题解析:此词通过描绘七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词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节日氛围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七夕夜晚的美丽与哀愁交织的情感世界。
《点绛唇·七夕》不仅作为陈洵的代表作之一,还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而被广泛传颂。这首词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