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窗寒 · 己卯九日

去国秋风,天涯又作,一番重九。茱萸办了,旧俗看看还有。掩闲门、自珍岁华,古来尽道佳时候。只东篱误约,及花无奈,几回搔首。当牖。
霜林后。甚对面青山,未成携手。新亭泪眼,怕检凭高罗袖。咽歌蝉、残日梦回,故人不见天也瘦。待从头、诉与今朝,倦客殊方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琐窗寒·己卯九日》是清代诗人陈洵的作品。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异乡过节时的孤独与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内容概述:诗中写道“去国秋风,天涯又作,一番重九。”,表明了诗人身处他乡,正值秋天,即重阳佳节。接着提到“茱萸办了,旧俗看看还有”,说明节日的传统习俗仍在被遵守,尽管诗人身处异地。“掩闲门、自珍岁华,古来尽道佳时候”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佳节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怀。最后两句“只东篱误约,及花无奈,几回搔首”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节日活动的无奈。
  • 赏析: 陈洵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身处异地,不能回家过重阳节的孤寂与遗憾。诗中的“茱萸办了”和“旧俗看看还有”反映了传统节日习俗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而“只东篱误约,及花无奈”则透露出对自然美景无法共享的无奈和惆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节日的描绘和对个人情绪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1. 作者简介
  • 陈洵(1810-1878),字子寿,号东园,晚清著名诗人。其诗多表现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关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典雅。在文学创作上,陈洵主张回归古典,倡导诗歌应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自然性,这一点在其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1. 作品影响
  • 《琐窗寒·己卯九日》作为陈洵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清代文坛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使得这首诗在后世仍被传颂和研究,成为理解清代文人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

陈洵的《琐窗寒·己卯九日》是一首充满情感且富有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趣味。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是了解清代文人生活与情感世界的重要文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