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花前。醉花前。澹写秋心亦懒仙。瓮头眠。
还当雨暝烟深处。暖迟暮。可许先生买秫田。酿山泉。
风光好 · 咏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光好 · 咏菊》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陈祖绶创作的词。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作品:
- 作者简介
- 陈祖绶:字伯印,号墨农,清光绪十八年进士,曾任山西知县,温州府中学堂监学等职。他的作品有《东瓯选胜赋》《墨宦文抄》一卷,诗抄六卷,词一卷,以及《啸楼诗笔》等。
创作背景:《风光好·咏菊》的创作时间与作者生平紧密相连,体现了作者对菊花的独特情感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在晚清民国初年,社会动荡,文人多有忧国忧民之志,而菊花则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意义。陈祖绶的这首词,既是其个人情怀的抒发,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喻。
作品原文:
到花前。醉花前。澹写秋心亦懒仙。瓮头眠。还当雨暝烟深处。暖迟暮。可许先生买秫田。酿山泉。作品鉴赏: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到花前”、“醉花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赏菊时的喜悦心情;“澹写秋心亦懒仙”,既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又反映了菊花傲霜斗雪的品格。整首词意境清幽,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文化价值:陈祖绶作为清末民国初的文人,其文学作品不仅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社会心态,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风光好·咏菊》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艺术特色:此词在艺术表现上,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这首词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无论是从文学角度来看,还是从艺术角度来看,它都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风光好 · 咏菊》不仅是陈祖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的创作背景、作品原文、艺术特色以及文化价值都是研究中国诗词的重要材料。对于热爱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深入了解并欣赏这首词,无疑能够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