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上,看枝峰蔓壑,尽饶霸气。狮子寄奴生长处,一片雄山莽水。怪石崩云,乱岗淋雨,下有鼋鼍睡。层层都挟,飞而食肉之势。
只有铁瓮城南,群山嬴秀,画出吴天翠。绝似小乔初嫁与,顾曲周郎佳婿。竹院盘陀,松寮峭茜,最爱林皋寺。徘徊难去,夕阳烟磬沉未?
游京口竹林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游京口竹林寺》的文学魅力
《游京口竹林寺》是一首由清代陈维崧创作的词作。这首词以其精湛的文笔,生动描绘了长江之上的自然景色和京口竹林寺的独特风貌。
从结构上来看,《游京口竹林寺》分为三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述长江的壮丽景色,如枝峰蔓壑、狮子寄奴生长处等,展现了一幅雄浑的自然山水画卷。这部分通过运用“看”和“尽饶霸气”这样的表达,将长江的气势和磅礴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间部分转而描写京口竹林寺的环境及其周边景观。“怪石崩云,乱岗淋雨,下有鼋鼍睡”。这些形象生动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竹林寺的宁静与祥和,还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最后一部分则通过词人的感慨,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词人不仅赞美了京口竹林寺的自然美景,更是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世事的思考和感悟。这种由景入情的创作手法,使得整首词既有丰富的感官体验,又不乏哲理性的思考。
《游京口竹林寺》的语言风格也值得细细品味。陈维崧在创作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语言丰富而富有表现力。例如,“狮子寄奴生长处,一片雄山莽水”,通过动物来比喻自然地貌,既生动又形象。
《游京口竹林寺》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带领读者穿越到那片充满诗意的自然之中,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