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 · 寄严览民、钱宝汾、顾华峰三舍人

蜀肆先生,汉家夫子,新谒帝承明殿。最喜金闺,璧人联辔,吴郡顾荣挥扇。更传闻、三珠树,钱起湘灵怨。人传遍。
思往日,江东婉娈,红烛下、挟瑟鸣筝公宴。讵料凤凰池,三子者、一时妙选。十里朱帘,争看煞、黑头王掾。只凌云一赋,杨意何时方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法曲献仙音·寄严览民、钱宝汾、顾华峰三舍人》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作。这首词不仅展示了陈维崧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造诣,更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介绍
  • 陈维崧:作为清代著名的诗词作家,其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陈维崧的词风豪迈而不失细腻,善于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来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1. 作品原文
  • 蜀肆先生,汉家夫子,新谒帝承明殿。这一句开篇即点明了词人的身份——一个汉家夫子,新近谒见皇帝,在承明殿中受到接见。
  • 最喜金闺,璧人联辔,吴郡顾荣挥扇。紧接着,作者描述了他在皇帝面前所见的情景:金闺中的佳人与他并肩而行,吴郡的顾荣挥动着扇子,为这幕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 更惊闻,三珠树,钱起湘灵怨。词人接着听到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三株树”的故事,这是钱起的《湘灵鼓瑟》中的一个典故,寓意着某种深刻的悲哀或失落。
  • 人传遍。思往日、江东婉娈,红烛下、挟瑟鸣筝公宴。这一部分表达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昔日的江东(今江苏一带)是何等的美好和谐,人们围坐在烛光下,手持丝弦乐器,共同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 讵料凤凰池,三子者,一时妙选。然而命运弄人,这些被选中的人才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如同凤凰池中的羽毛一般,虽然美好但不得其所。
  1. 词作鉴赏
  • 主题深藏不露:这首词虽然表面上看似描写帝王之臣的生活琐事,但实际上蕴含了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它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巧妙引用,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忧虑和批判。
  • 情感真挚感人:整首词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于人才不被重用的深深惋惜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这种深沉而含蓄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1. 文化意义
  • 文学价值:陈维崧的这首词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陈维崧卓越的艺术成就,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清代文人心态和文化背景的窗口。
  • 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及其变迁过程。同时,这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文献之一。

《法曲献仙音·寄严览民、钱宝汾、顾华峰三舍人》不仅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意义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领略到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深刻体会到他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