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次夜,韩楼灯火甚盛,仍听诸君弦管,复填一阕

红烛如山,请四筵满座,听侬挝鼓。此日天涯谋作达,事更难于缚虎。仆本恨人,公皆健卒,不醉卿何苦。金元院本,月明今夜重作。
总是狎客南朝,佳人北里,占断芜城路。好景也知容易散,一别沉鳞羁羽。狂受人憎,醉供人骂,老任雏姬侮。扬州灯火,明朝人定传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所提到的《念奴娇·次夜,韩楼灯火甚盛,仍听诸君弦管,复填一阕》是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自幼聪明过人,幼年即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被授翰林院检讨。他在词和骈体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创作了多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2. 作品原文:《念奴娇·次夜韩楼灯火甚盛仍听诸君弦管复填一阕叠前韵》中的部分内容如下:
    “红烛如山,请四筵满座,听侬挝鼓。”
    “此日天涯谋作达,事更难于缚虎。”
    “仆本恨人,公皆健卒,不醉卿何苦。”

  3. 词句解析

  • 红烛如山:形容韩楼夜晚灯火辉煌,烛光映照如山峦般壮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这里的“红烛”象征着温暖与光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激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请四筵满座:邀请在座的朋友们围坐四张桌,享受音乐与美酒带来的愉悦。这表达了诗人对聚会的重视和对朋友们的欢迎。
  • 听侬挝鼓:让朋友们听我击打战鼓,表现了一种激昂、豪迈的情感。战鼓在古代常用于鼓舞士气,诗人通过这一动作展现了自己的英勇与决心。

《念奴娇·次夜韩楼灯火甚盛仍听诸君弦管复填一阕叠前韵》是陈维崧以词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通过对红烛、灯火、战鼓等意象的使用,诗人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激情和豪迈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