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酬归德侯仲衡

天阴岁暮,正情如中酒,人初赋别。忽接繁台书一纸,飞下梁园白雪。悼远伤离,抚今追昔,字字皆辛切。狂歌数阕,唾壶之口都缺。
每欲窄袖轻衫,碻磝道上,小犯寒风冽。耳后弓弦声霹雳,一片风毛雨血。雅愿终违,壮游未果,世事多枝节。中宵辗转,布衾今夜难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念奴娇 · 酬归德侯仲衡’是清代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早慧,幼年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尤长于词及骈体。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
  1. 诗词原文
    天阴岁暮,正情如中酒、人初赋别。
    忽接繁台书一纸,飞下梁园白雪。
    悼远伤离,抚今追昔,字字皆辛切。
    狂歌数阕,唾壶之口都阙。
    每欲窄袖轻衫,碻磝道上,小犯寒风洌。
    耳后弓弦声霹雳,一片风毛雨血。
    雅愿终违,壮游未果,世事多枝节。
    中宵辗转,布衾今夜难热。

  2.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此词以“天阴岁暮”开篇,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寒冷与萧瑟,随后转入对离别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在分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 意象运用:“梁园白雪”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书信的颜色和质感,也暗喻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憧憬。
  • 结构布局:全词分为三个部分,前两段通过直接抒情展现了离别时的悲痛与不舍,中间段落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来抒发感慨,最后一段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这种结构使得整首词情感起伏跌宕,既有深沉的哀愁也有坚定的信念。
  • 语言风格:陈维崧的词作语言精炼,用字考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词作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例如,“飞下梁园白雪”不仅形容书信的轻盈,也暗示了其带来的惊喜与温暖;“一片风毛雨血”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1. 创作背景
  • 此词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或事件下创作的。据传,陈维崧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地方,期间可能经历了多次离别和重逢。因此,这首词很可能是在这类情境下创作的,以表达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念奴娇·酬归德侯仲衡’不仅是一篇情感丰富的词作,同时也是陈维崧艺术成就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陈维崧的词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