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送李神木北上

郁郁吾生,于此久居,真使人哀。恰名场溷迹,逢迎计拙,浮云过眼,富贵心灰。物外逃名,墙东避世,我意如斯更不回。君豪甚,忽别余千里,买棹长淮。
羡君此去金台。看帝阙、巍峨北极开。更苍松翠柏,西山崒嵂,银涛雪浪,易水潆洄。乐毅坟边,张华宅畔,吊古谁能不感怀。题诗处,问中朝诸贵,若个怜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送李神木北上》是清代词人陆震的作品,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的人生观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沁园春·送李神木北上》的创作背景是陆震送别其友人李神木北上途中所作。陆震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李神木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远行的期望与不舍。
  2. 文学价值: 从文学角度来看,《沁园春·送李神木北上》作为一首词作,其艺术价值表现在词句的精炼、意象的生动、情感的真挚等方面。陆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友人的祝福之中,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3. 情感表达: 在《沁园春·送李神木北上》中,陆震以“郁郁吾生”开头,表达了自己对于长久居住之地的哀愁和无奈。紧接着的句子“恰名场溷迹,逢迎计拙,浮云过眼,富贵心灰”则透露出他在名利场上的挫折感和对浮云般的荣华富贵的看淡。这些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词不仅是一首送别的词作,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抒发。
  4. 文化意义: 在文化层面,《沁园春·送李神木北上》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它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体现。

通过对《沁园春·送李神木北上》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词不仅仅作为文学作品存在,更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