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第一枝 · 武昌客舍送宋芸子赴长安

袖海龙吟,巢阿凤羽,文章当日雄绝。壮游几换桑田,愤怀暗悲错铁。人间何世,恰值我、江关时节。算分手、蓟北湘南,早办十年离别。
行倦也、玉骢愁咽,春半也、杜鹃啼血。眼前去路谁赊,客中醉颜易热。飞绵万点,莫吹逐、天涯头白。只送君、一片相思,梦绕旧京明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风第一枝·武昌客舍送宋芸子赴长安》是清代诗人陈锐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陈锐,字伯弢,一字伯涛,号袌碧。湖南武陵(今常德)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他以拔贡官至湘潭训导,又摄桂阳学正。在政治与文学上均有建树,著有《袌碧斋集》《袌斋斋词话》等作品。
  2. 诗歌原文:袖海龙吟,巢阿凤羽,文章当日雄绝。壮游几换桑田,愤怀暗悲错铁。人间何世,恰值我、江关时节。算分手、蓟北湘南,早办十年离别,行倦也、玉骢愁咽,春半也、杜鹃啼血。眼前去路谁赊,客中醉颜易热。飞绵万点,莫吹逐、天涯头白。祇送君、一片相思,梦绕旧京明月。
  3. 主题思想:此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和对未来的忧虑。通过送别宋芸子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4. 艺术特点:陈锐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袖海龙吟”和“巢阿凤羽”,生动描绘了友人的形象和气质。同时,通过对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陈锐在词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5. 社会文化背景:在晚清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仅面临着国家政治的动荡,还有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因此,陈锐在词中表达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即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
  6. 后世影响:陈锐的这首词在中国诗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的词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这种深情厚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使得《东风第一枝·武昌客舍送宋芸子赴长安》成为经典之作,值得后人学习和传颂。

陈锐的这首词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份承载着深厚友情和历史情感的文化瑰宝。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喜欢诗词的读者来说,深入了解和欣赏这样的作品,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